国学民俗文化纪录片《黄土高原上的民居》附纪录片资源大合集网盘/迅雷高清1080P/720P纪录片下载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当地百姓自古以来就有住窑洞的习惯,即在黄土断崖地区挖掘横向洞穴作为居室。因为它有施工简便、造价低廉、冬暖夏凉、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等优点,虽然存在采光及通风方面的缺陷,但在北方少雨的黄土高原地区,仍为百姓习用的民居形式。窑洞按构筑方式可分为三种:靠崖窑、平地窑和窑。靠崖窑即是利用天然土壁挖出的券顶式横穴,可单孔,可多孔,还可结合地面房屋形成院落;平地窑又称地坑院、地窖院、暗庄子,即在平地上向下挖深坑,使之形成人工土壁,然后在坑底各个方向的土壁上纵深挖掘窑洞,也可以说是竖窑与横窑结合而成的民居,此式窑洞多流行于河南巩县、三门峡、灵宝和甘肃庆阳、山西平陆一带;窑为在平地上以砖石或土还按拱券方式建造的独立窑洞,券顶上数土做成平顶房,以晒晾粮食,多通行于山西西部及陕西北部。目前中国的窑洞民居大致集中在五个地区,即晋中、豫西、陇东、陕北、冀西北。蒙古族民居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语包围墙的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橡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0个、60个、80个、100个和120个哈那。120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00多平方米,远看如同一座城堡。几十个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壮观。蒙古包分为固定式与游动式。半农半牧区大多建造固定式的,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历史文化典故纪录片-民俗文化纪录片-国学经典纪录片大合辑-纪录片下载
~~~~~~~~~~~~~~~~~~~~~~~~~~~~~~~~~~~~~~~~~~
下载地址:
(注册本站会员后,回复本帖即可看到下载链接。)注册本站,畅享海量纪录片资源下载。
提取码在此处,注册成为本站会员并参与回复任意评论后显示提取码。【本站资源全网最全】点击 <快捷注册>,注册后拥有全站所有资源。有问题也可联系客服【微信号 TVC995】协助处理。自媒体无字幕剪辑素材、影视剧下载、自媒体解说文案请: 【点击此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