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南北方水资源的严重不平衡,导致中国的北方地区以19%的水资源支撑了46%的人口,64%的耕地和45%的GDP。中国作为贸易出口大国,高耗能的产业方式使中国本已枯竭的淡水资源更加雪上加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300个城市缺水,110个城市严重缺水,其中中国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中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他们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和沿海地区,水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有专家估计,2030年前中国的缺水量将达到600亿立方米。
《水脉 Water Palse》
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建成一条“四横三纵”的巨大中华水网。四横就是从西往东流的四条大江大河,长江、黄河、淮河、海河,三纵就是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西线。这三条线路和四大江河连通,形成了南水北调四横三纵的大格局。届时,将改变中国河流自西向东的主要流向,形成由南向北、全球最大的人工天河。
高清文献纪录片《水脉》,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内容包括工程建设、大规模移民、文物保护、环境治理、水资源管理、综合效益及对世界的贡献等。该片是一次首开先河的中国重大水利工程电视文化传播行动,向世界展现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为中国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核心的动力,也为人类怎样突破生存困境、谋求未来发展提供了卓越的东方智慧。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
这是一部关乎世界一亿多人口命运转折的史诗巨片!这是一个空前绝后以卓越东方智慧改变地球水系的水利壮举!历时五十多年,它不仅是一个浩大的世界性水利工程,更见证了世界的沧桑巨变,贯穿了新中国的历史,饱含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
第一集《奔流不息》
1961年4月12日清晨,在丘拉塔姆地区一个叫做拜科努尔的地方,一个年轻人将从这里的航天发射场向太空进发。这一天,人类远远超越了雄鹰飞翔的高度,第一次实现了遨游太空的梦想。这个年轻人就是27岁的尤里·加加林。当东方号飞船掠过中国大地的时候,此时,这里的人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改造山河的壮举。
为了防洪、发电和灌溉,十多万中国人用体力和意志,在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水之上,建造着一座2500米长、162米高的巨型大坝—丹江口水库,它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那么,为什么当时的人们要修建这么大的一个水库呢?
中国的南方水多,经常发生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却严重缺水,南水北调工程就是要修建东、中、西三条输水线路,将南方的水输送到干渴的北方,从根本上解决南涝北旱的现实,这是一个历时六十多年的战略工程。而丹江口水库就是中线工程的源头,它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建造。
其实,中国的缺水问题早已严重影响了未来的发展,中国的水资源拥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中国北方的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等9个省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极度缺水警戒线。
大多数人无法想象,目前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不足100立方米,假如世界上每人拥有一杯水,中国人每人只能拥有这杯水的1/4,而北京人只能喝到这杯水的1/88。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中国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就开始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引水方案: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附近抽取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出东平湖后一路向北穿过黄河,输水到河北、天津,另一路向东,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整条线路惠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天津五省市。
中线工程以长江中游的湖北丹江口水库为水源地,通过开挖渠道经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然后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自流北上,沿途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
西线调水,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蓄水,通过隧洞穿过巴颜喀拉山,向黄河上游补水。
但是,南水北调工程实施过程充满艰辛与争议,有人质疑需不需要从南方引水?引水会不会带来生态灾难?能不能通过地下水来解决北方用水问题?工程移民会不会造成社会动荡等等。
本集将系统论述水与人类社会发展,水利与中华文明的辩证关系。摄制组前往人类四大文明的发源地,运用实证考古的手段,以大量、一手的历史资料和重要文物,论述了水与人类文明兴衰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美国、以色列等调水工程大国的实地调查说明了中国南水调工程的必要性,而对印度等缺水国的调查则发现,超采地下水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以人类与水的关系为背景,重点叙述了水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集《世纪构想》
南水北调,分别从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以三条线路将中华文明的两大母亲河——长江与黄河连通起来,跨越崇峻的高山、广袤的平原,经过众多的城市和乡村,将中国南部丰沛的长江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缺水的北方。
然而,从设想到规划,从规划到实施,就像中国治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样,南水北调,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工程,这个汇聚了几代中国人智慧和心血的世纪工程,注定要走过一段漫漫征途。
1952年深秋,59岁的毛主席乘专列离开北京,开始了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外出视察,他此行的第一站来到河南开封的黄河岸边,面对眼前的这条滔滔大河,“南涝北旱”的现实让熟读历史的毛主席陷入沉思。毛主席在这次考察过程中,并没有过多地谈论如何治理黄河的问题,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战略构想: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正是从那时起,为了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这个设想,艰难的南水北调线踏勘工作整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几代水利工程技术人员,30多次深入中国西部这片不毛之地,获得了大量珍贵的地形、水文、气象等基础资料。甚至有人把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崇山峻岭之间,直至今天,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仍在规划设计当中。
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第一次正式提出“南水北调”的规划,同时决定动工兴建丹江口水库作为向北方调水的水源地。
1974年,历经16年终于竣工的丹江口水库,蓄积起了100多亿立方米的巨量水体,按照规划,将从丹江口水库开挖一条渠道一路向北输水,直至北京,这就是南水北调的重要线路之一——中线。
历尽波折的丹江口水库,终于在千山万壑间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奇迹,南水北调这个世纪构想终于迈出了走向现实的第一步。
位于京杭大运河和新通扬运河交汇处的江都水利枢纽,1961年12月开始动工兴建,历时16年完成,这个拥有4座电力抽水站、12座水闸的庞大水利工程,可以以每秒400多立方米的提水速度向北方抽引长江水。这里被确定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
但是,要把这个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宏伟的调水蓝图变为现实,不仅需要解决一系列难以克服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更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国力支撑,现实的使命和历史的责任,像千钧重担压在这一代人的身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不过2500多亿美元,人均290美元,只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20%。仅就当时的国力而言,还不允许中线和东线同时上马,东线和中线只能两者选一,谁先谁后,这道选择题整整困扰了中国十多年之久。
改革开放让中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率先焕发了勃勃生机,而在这一过程中,南北方的格局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昔日的“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运”。位于中国北方的黄淮海地区成为中国粮食的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这里正是水资源短缺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
尤其是北京,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个中国最重要、最具活力的城市,一直承受着人口快速膨胀的巨大压力,伴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北京缺水的严重程度也在逐年加剧。当地表水日益短缺,北京三分之二的用水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致使城区地下水位下降了近40米,相当于十几层楼的高度。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南水北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001年6月,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开工;
2001年7月,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2001年11月,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此时,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在经历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已经具备了建造南水北调这一巨型工程的国家实力和科技实力。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走完漫长而艰难的论证过程,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动工兴建。
本集内容主要是南水北调工程历史背景及规划论证、决策部署过程。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的科研人员为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呕心沥血,东、中、西三条工程线路如何设计、谁先谁后,近百位院士和几千专业领域的专家在五十多年的论证中本着为国家负责的态度争论激烈、充满曲折。许多重大决策都得到历届中央领导的极大关注,最终在国家整体实力增强的背景下,东线和中线工程同时上马,世纪构想在今天得以实现。
第三集《纵横江河》
南水北调,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所消耗的混凝土足以建造100座跨越长江的大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湖北丹江口水库,北到北京和天津。其间要越过约600条河道、200条灌溉渠,近30次横穿铁路。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起江苏扬州,在山东境内分两路输水,一路北上天津,另一路向东到达胶东半岛。将建设13个梯级泵站,安装160台大型水泵,把从长江抽引的水逐级提高到将近13层居民楼的高度。
两条长度均超过一千公里的输水干线,将把长江这一世界第三大河流的江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干渴的中国北方。
然而,人们的梦想和雄心正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在几十米深的河床之下开凿两条超过3公里的隧洞,从而穿越黄河。如何架设起1600吨重的巨型渡槽,并承受相当于黄河所带来的水流压力。如何使长江水一步一步提升,越过40米的高度屏障。
数十万名建设者铺展在中国大地的工程现场。
它云集着中国最顶尖的水利工程专家和技术人员,以及超过1000家在工程建设领域富有实力与经验的施工单位。
他们将迎接巨大而严峻的考验,逾越一个又一个技术屏障。
本集重点讲述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解决了哪些世界级工程难题、有何科技创新。南水北调工程极其复杂,难度很大,是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沟通中国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四大水系,工程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中线工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湖北丹江口老坝基础上增高13米,根据高度落差的原理,实现水由湖北自流到达北京,此项工程具有世界级难度,因为老坝存在许多工程隐患,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施工,工程人员最终让老坝重新背起了一座新坝,解决了这一世界难题。同时中线工程修建了许多世界上最大的渡槽帮助江水跨越河流和铁路,最重要的是,中线工程修建了长达4公里的隧洞,在黄河底部穿越,施工过程历尽艰辛、意外重重。东线工程修建了13座梯组泵站,将江苏扬州附近的长江水提高到十几层居民楼的高度到达山东,利用山东高于天津的落差,将水自流至天津,整个建设周期长达12年,创造了9项世界第一。
第四集《告别家园》
2011年5月30日,在河南淅川县仓房镇胡坡村,乡村教师王品兰在胡坡村张湾小学给学生们上了最后一堂课。
一向不爱打扮的她,戴上了搁置已久的假发。
作为乡村教师的王品兰,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库区移民。
十天后,胡坡村将有165户648口人搬迁到500多公里外的河南辉县,原本坚强的她,在课堂上最终没有忍住内心的阵阵酸楚。但是,除了离别的伤痛,王品兰最大的担忧就是搬迁到了辉县那边,自己还能不能当一名代课教师。她真的很怕今天的这最后一课,会成为她教师生涯中的最后一课。
南水北调工程仅丹江口库区移民就有34.5万人,移民大军中有年逾古稀的老人,咿呀学语的孩童;身强力壮的中年汉子,刚刚过门的小媳妇。有在水上漂泊半生的船夫,也有一辈子面朝黄土的农民。他们将告别故乡,然后在陌生的土地上开始新的生活。
即将到来的大迁徙,在与丹江口水库咫尺之遥的河南省淅川县刘楼村激起了波澜,这里的村民将迁移到60多公里外的邓州市裴营镇。虽然距离并不算远,但举家迁居到一个环境生疏的地方,意味着将失去多年来靠辛勤打拼和苦苦积累才拥有的一切,刘楼村是库区少有的富裕村,这些年通过水产养殖和多种经营,乡亲们光在信用社里的存款就有1000多万,很多村民坚决不愿意搬迁。
不愿意搬迁的刘楼村人,找到了一个可以摆上桌面的理由——邓州裴营镇的土质不好。他们要求改变搬迁方案,否则就不离开刘楼村。
而在同是淅川县的沿江村,村民吴德功因为水库扩容已经先后三次远赴他乡,面对未来,他进退两难。移民张永刚的父亲张朝生,内心也经历着煎熬,全家移民搬迁后,世世代代遗留下的祖坟怎么办?
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在国际上有个专用名词叫——“非自愿移民”。世界银行非自愿移民的业务手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过去的经验表明,发展项目中的非自愿移民,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常常加大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风险。”
1988年,印度开始兴建138米高的撒多撒罗瓦大坝,这是讷尔默达河谷工程中的一座多功能巨型水坝。工程的设计者夸耀说,讷尔默达河谷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所能构想出的最豪迈的河谷工程——它将重组讷尔默达河及其41条支流,把这些河流变成一系列阶梯式的水库。
然而,撒多撒罗瓦大坝却没有成为现代文明的丰碑。
大坝导致8万5千户家庭、大约50万人被迫搬离家园。由搬迁安置所引发的矛盾与冲突伴随着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很多移民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始终流离失所。 1995年,印度最高法院勒令大坝停工。撒多撒罗瓦大坝连同那个梦想中无比恢宏的讷尔默达河谷工程,无限期停滞。
而在中国,从2010年到2011年,在两年时间内,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将完成丹江口库区34.5万人的搬迁安置。 这相当于每年迁移、安置一座小城市的人口,其强度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前所未有。短期内搬迁安置30多万人,并避免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风险——这无疑是空前严峻的考验。
本集重点讲述南水北调工程中的移民搬迁过程与故事。通过一个个普通移民动人故事,反映了库区移民为了国家利益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精神,也反映了党和政府为了充分保障移民利益,做了大量周到细致的工作,使30多万移民顺利搬迁。搬迁方案设计之科学、实施之人性,得到了世界移民专家的高度肯定。
第五集《生根他乡》
南水北调,当今全球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
丹江口大坝,这座176.6米的巨型水坝,正在拦蓄浩浩江水,形成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巨大水库,34.5万多库区居民迁离即将被淹没的家园,如此众多的人口,像一颗颗撒落的种子,落进新的土地。
他们的新家分布在河南省的6个市、10个县市区,湖北省的9个市、18个县。
然而,几十万人的大迁徙只是这项无比艰难的移民工程的开端。整个社会依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风险。
当原有的生存方式随同世代居住的土地一起消失,社会将如何帮助他们建立起新的经济联系,并提供生存的保障?
来到异乡的人们,又如何经历心理与文化融入的考验,在陌生的土地上开启新的生活?
本集重点讲述河南、湖北两省对移民安置,党和政府如何系统解决移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通过对一个个具体移民个案的跟踪拍摄,通过移民在他乡遇到了就业、教育、血缘、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的解决,反映南水北调工程在以人为本,保障群众利益方面所取得了良好安置效果,它成为世界移民史上的经典案例。
第六集《国宝新生》
武当山脚下,正在上演空前的奇观。
一座庞大建筑将从地平线升起。属于武当山九宫之一的遇真宫,这座建于明初的著名道观,在静静矗立了六个世纪之后,迎来又一次重生。
这是南水北调中线规模最大的单体文物保护工程,耗资两亿元,仅前期准备就历时三年。
遇真宫以东十几里外,这片无际的水域,就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它将从2013年开始扩容蓄水。
丹江口水库周边,方圆300多公里的区域将被永久淹没。淹没区内,包括遇真宫在内的200余处地上、地下文物将何去何从?
经过文物部门调查、审定,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涉及的重要文化遗存、文物共计710处。这是将是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文物拯救行动,它对于文物工作者和工程建设者都是一次巨大的难题。一切都在时间的推移中显得迫切而焦灼。
时间进入2011年,有关武当山遇真宫的保护方案依然没有定论。此时,丹江口大坝已经于一年前全部加高到顶。拯救遇真宫,已经迫在眉睫。摆在古建筑保护专家面前的有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最简单——拆迁重建。 但这个方案一提出,就遭到多数人否决。因为异地搬迁不但使遇真宫失去了所依存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也破坏了古建筑真实的原貌。
文物部门提出了第二种方案:筑堤围堰,做法是在遇真宫前修筑一道长堤,与水库隔开,这样既能避免宫殿被水淹没,又能保持古建筑的原貌。
但专家调研后却发现,该方案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弊端——当蓄水到达遇真宫脚下,四周的堤堰就时刻处在决口的危险中,而在雨季,大量积水难以排出,也会造成严重的水患。
在第二种方案遭到否决后,专家们又提出第三种方案:原地顶升,也就是将包括东、西宫遗址在内的占地五万多平方米的遇真宫整体抬升15米。这样可以最好地保留遇真宫的原始面貌,但是耗资巨大,工期过长,且施工过程风险重重。
在参考了全球多个文物搬迁案例之后,经过长时间反复探讨,专家们的思路开始向一种新的设计聚拢:将遇真宫的三座宫门原地抬升15米,其余建筑则予以拆卸,待填高土方后,再按原样复建。
而早在2006年深秋,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到第二年时,一支考古勘探队就走进河北磁县西南部的古墓区,带队的朱岩石博士,常年驻扎在这里开展考古发掘,他们在北朝墓群有了新的发现。
这座编号M003的古代墓葬,恰恰处在未来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中心位置,必须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墓室西侧,考古人员发现了完全朽坏的一棺一椁,棺内有一具人骨。棺椁东侧,分布着144件彩绘陶俑。
萦绕在朱岩石心头的疑云始终挥之不去,M003号墓的主人到底是谁呢……?
几乎与此同时,一项发掘任务摆在考古队领队马俊才面前。在河南新郑市城西的郊野,埋葬着历代韩国国君和贵族,韩国曾强盛一时,名列“战国七雄”,但最终被秦吞灭,六国之中第一个并入秦的版图。
位于新郑西部有两座并排挨得很近的封土堆,当地人称“胡庄大墓”。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将从此穿过。从地理位置判断,它处在历代韩王陵寝墓群范围之内。它会不会是韩国国君和王后的陵寝? 马俊才开始了神秘的发现之旅……
而在湖北武当山,边智慧被任命为遇真宫顶升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他所在的研究机构承接了这项极富挑战的文物工程。几个月来,边智慧一直在武当山与石家庄总部之间奔走。2012年8月1日,遇真宫即将开始顶升。
12台千斤顶蓄势待发,但是能否成功地顶起,仍是未知。
1100吨重的西宫门,从它矗立了600年的地面缓缓升起。而之后顶起的山门更是重达4600吨。
遇真宫平均每天以十几厘米的高度上升。按照工程计划,它将在五个月后抬升到15米的预定高度。
然而,意外发生了……。
本集重点讲述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文物发掘与文物保护。全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武当山遇真宫的整体抬升、这一难度极大的单体文物保护措施为主线,讲述整个施工范围内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文物工作者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抢在工程通水前完成了发掘整理工作,许多发掘项目名列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中,大量珍贵的中华文明遗存得以在现代工程的实施中重见天日。
第七集《激浊扬清》
2002年12月29日,就在南水北调工程宣布开工后仅仅两天,位于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源头的扬州,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由于水质污染,扬州卲伯湖水域内的十多万斤鱼虾死亡,湖区生态遭遇灭顶之灾。
消息立刻掀起轩然大波。
卲伯湖距离东线工程的引水点江都水利枢纽仅仅十公里。
在东线输水线路最北端的受水区天津,无论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都惴惴不安——东线工程最终引来的,难道会是连鱼虾都无法存活的污水?
东线的主要输水线路,穿越经济相对发达但污染严重的江苏、山东境内,这里还是污染异常严重的淮河流域下游,输水通道又与沿途众多的河湖水系相通,而这些湖泊河流水系,大多污染严重。
水体污染容易,但治理恢复却异常艰难!
人们要将大量的五类、劣五类水净化到三类水,也就是要把我们肉眼所能见到的最脏的水,治理到饮用水源的标准。如此巨大难度的工作,却要在十年时间完成,而十年对治理严重的水污染来说,太过短暂。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污染治理前后历时30多年耗资185亿美金。而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治污任务更加繁重。
但2013年东线通水的时间节点已经确立,工程完工通水的时候,也就是水污染治理达标的最后时刻。这将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整个东线工程治污的最难点,集中在一个叫做南四湖的地方。
在南四湖3万多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内,流入湖区的河流多达53条。这些河流附近,密布着草浆造纸厂和小化工厂,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再顺着河流输入湖中。 每天,54万吨工业废水、14万吨生活污水,正浩浩荡荡地排入湖区。在南四湖流域,80%的水体污染来源于工业废水,而工业废水中又有80%来自造纸企业。
山东决定把造纸行业的污水排放标准提高四倍。这引起了造纸行业的强烈地震,因为这个标准意味着几乎所有造纸企业无法盈利甚至倒闭的命运。新标准草案一经推出,就迎来一片反对声。
在环保部门与企业第一次座谈会上,一家民营纸业分管环保的副总经理李继飞忍不住拍了桌子,他所在的企业究竟能不能在如此严格的环保要求下生存下来呢?
会议上,环保部门反复强调:治污可能会死,不治污将来一定会死。李继飞只能背水一战了。他硬着头皮说服老板,关闭了最赚钱的麦草纸浆生产线,并投入了100多万元上马了一套治污设备,开始了他自己完全摸不清方向、也不知道结果的治污实验。
但新的治污设备依然无法达到排污标准,百万元的投资打了水漂。
治污技术迈不过一再抬高的排污门槛,李继飞难免沮丧与懊恼,他只得另想办法…….
在企业苦苦寻找治污出路的同时,政府组织的各路攻关,也在齐头并进。刘勃和他的团队针对造纸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展开研究。造纸企业废水难于处理,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水中含有大量木质素。木质素降解的速度非常慢,他们展开了艰难的攻关……
然而逐渐展开的大规模治污,必然面对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地方经济的承受能力。企业治污已竭尽全力,但还是无力跨上水质标准的最后一个台阶。
但时间不等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按计划在推进。
2005年9月27日,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开工建设。
2005年12月31日,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工程试通水成功。
水污染治理达标的杠杆,就像生死线一样在逼近。
山东必须找到一种办法,既使水质达标,又让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足以承受。
2004年,山东大学的张建和他的研究团队进入南四湖,他们的目标就是寻找经济实用的办法,利用湿地消减水体里残留的污染物,他们能否完成南四湖流域大规模治污接力赛跑的最后一棒?
与此同时,在南水北调中线,人们必须为另一个巨大的威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保护丹江口水库这一中线水源地近300亿立方米洁净的水体不被污染,他们必须想方设法遏制每年几百万吨的泥沙,继续流入这一亚洲最大的人工水库。
本集重点讲述南水北调中的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及污水治理工作。反映的是南水北调工程最核心、也是最难的问题,因为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大部分江河水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何将一渠清水由南方输入到中国北方,这是一个复杂棘手的问题。尤其是由江苏至天津的东线工程,沿线都是乡镇企业,大量工业废水的城市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而东线利用的是大运河的固有河道和许多自然湖泊向北方输水,因此清水出发后没多久,随着出入大运河、南四湖等自然湖泊后,清水变与了黑水。国家制定了“先治污、后调水”的政策,为此,工程沿线各级政府立下军令状,牺牲了个体的利益,提高排放标准、关停大量企业、实施环境治理、培育人工湿地,通过不懈努力,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几十年才能治理的污染问题,创造了一个生态奇迹。
第八集《上善若水》
年近70的刘学信老人,从小生长在海边.
工作后他在天津塘沽港做码头工人,他的业余生活,是凭着记忆制作轮船模型,他的每一艘船都有一个关于大海故事。
就是这样一个一生都离不开水的老人,却生活在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
看上去水网密布的天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60立方米,只有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13,还不到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极度缺水警戒线的1/3。目前,天津的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已达到70%以上,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极限开发程度40%的标准。2012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段完工,每年将有来自丹江口水库的10.15亿立方米调水,注入天津。 加上南水北调东线的长江水,天津每年可获得近15亿立方米的供水,相当于10个北京怀柔水库的水量。
在河北邢台,乃新建工程师带领他的团队,正在进行一项特殊的工程,重现邢台百泉喷涌的胜景。事实上邢台不过是河北省缺水的一个缩影。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河北省年年遇旱,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311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
由于每年超采地下水超过50亿立方米,全省形成地下水漏斗21处,总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河北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位已经下降了近60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2012年开始,邢台启动了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 有170多口自备水井被关闭,由此减少开采的地下水2000多万立方米。市区地下水位开始有了明显的回升。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每年带来的30多亿立方米水量,将拯救河北这个地下水正接近崩溃边缘的农业大省。
2000年,北京西城区西什库小学一个名叫靳争程的六年级学生,对北京西城区的洗车店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调查。靳争程发现,仅西城区的600多家洗车店,一年就用水131.4万吨,相当于两个半什刹海的水量;而2000年北京市的汽车保有量不到200万辆,全年冲洗汽车的用水,竟要用掉整个昆明湖。
而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1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的警戒线。
2013年底,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540万辆,比2000年增加了一倍半。现在,北京市拥有大大小小的洗车店两万多家。每年洗车消耗的水,整个昆明湖的水量已经远远不够。当南水北调工程为水资源短缺的北方带来宝贵的调水,如何节约用水、珍惜与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保证北京这类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今天发展中的城市,节水已经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北京市西城区庄胜二期居民小区,有1500户住家,一万平米的绿地。小区利用中水处理系统,将所有住家的洗漱用水收集起来,经处理后,再送回各户冲洗抽水马桶,同时也满足了小区绿地的浇灌用水。仅此一项每月可以节约自来水至少5000立方米。
从2011年5月开始,北京要求市区新建的5万平米以上、日用水量达150吨的小区,逐步实行再生水入户。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后,每年10亿立方米长江水将源源不断地流进北京、流进一个相互调配、完整稠密的城市供水水网。
对于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北京来说,这些水无疑是战略性水源,它将支撑这个中国首善之区的生存与发展。
2012年3月,第六届世界水论坛大会在法国海滨城市马赛举行。中国首次以世界水理事会成员的身份参加了这一国际盛会。
开幕式上,一位来自极度缺水的国家,西非马里共和国的青年麦·瓦利,与大家分享了“渴”的感觉。她说,我所谓的渴,不是大餐后的口渴,而是在令人窒息的太阳下等待三个小时后从井里取水,喉咙像着火一般的渴,是经过整个季节的等待,天空降下唯一一场雨后,舀起水坑里的脏水喝,令人想吐的感觉,是经过数月的干旱,牲畜死亡后,那种折磨人的焦虑……
水资源问题事关人类生存发展和各国人民福祉。确保水的普遍享有权,实现水资源的安全保障,已成为人类共同应对的挑战。
本集重点反映南水北调工程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及水资源合理利用。沿着南水北调工程所流经的省市,通过沿线普通百姓因水而改变的生活以及城市因水的到来而焕发的新的生机,通过在大量详实的数据,系统而通俗的反映出南水北调工程为整个中国的发展所带来了综合效益。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终将南水北调这一世纪梦想变为现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力量。
~~~~~~~~~~~~~~~~~~~~~~~~
下载链接或预约下载:
提取码在此处,注册成为本站会员并参与回复任意评论后显示提取码。【本站资源全网最全】点击 <快捷注册>,注册后拥有全站所有资源。有问题也可联系客服【微信号 TVC995】协助处理。自媒体无字幕剪辑素材、影视剧下载、自媒体解说文案请: 【点击此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