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综艺节目的“剪辑问题”如今成为了一个大众比较关注的话题,剪辑师不再是一个只负责操作的“程序员”,而是化身多面手,甚至还要具备“导演意识”。 作者|爽子 随着综艺节目的盛行,电视制作越来越走向专业化,工种的细分也愈加具体,剪辑在一档节目中的作用更是越来越重要。抓取节目亮点、整合节目笑料、引发节目话题,制造戏剧冲突, 剪辑师们更是逐渐成为了把握节目效果的关键一环……
《声临其境》在湖南卫视大火,让不少明星因为这档节目圈粉无数。不过前段时间,小猎豹郑凯却在录节目之后公开与该节目组“撕了一把”,微博声讨节目组剪辑招黑,并表示“不约了”。而曾持续霸屏微博热搜的《演员的诞生》节目组也曾被袁立指责乱剪辑,把自己剪辑成了“神经病”。一时间,剪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剪辑作为“讲故事的工具”,在一档节目中往往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2017年燃爆夏天的网络综艺《中国有嘻哈》,吴亦凡的一句“freestyle”就如病毒般大肆传播开来。而在最近一档《偶像练习生》中,李荣浩的“我不能影响他们”和张艺兴的“balance”也着实火了一把,这些都是出于剪辑师的双手。
不过,这双手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诸如《身临其境》、《演员的诞生》、《花儿与少年》、《爸爸去哪儿》等一众节目中曾出现的剪辑问题:画面变化太快,场景让观众感觉似乎不是同一期的内容;删减镜头过多,刻意制造矛盾作为看点吸精;断章取义,曲解嘉宾原意和动机等现象,也让观众们对于节目剪辑产生了许多反感情绪。 在此之前,有电视行业研究者就曾透露,综艺节目拍出来可能是一个样儿,后期剪辑按照“节目效果”剪出来的可能又是一个样儿,“镜头语言的衔接很多时候都可以放大本没有的剧情甚至矛盾,然后,所谓的亮点和冲突也就孕育而生了。” 不过,节目效果的好坏真的全权取决于剪辑师嘛?剪辑师们又究竟是如何操作这些素材来营造“节目效果”的?今天烹小鲜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1 剪辑是一次“二次创作”但也有“脚本” 剪辑,即将节目制作中所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分解与组接,最终完成一个连贯流畅、含义明确、主题鲜明并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剪辑既是节目制作工艺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节目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再创作。并且,这种“再创作”往往还带有一些“目的性”和“命题性”,是一次“有前提”的“二次创作”。 一位后期制作公司的剪辑师A向烹小鲜介绍,一个后期剪辑的流程往往是这样的:负责粗剪的剪辑师会在编剧、导演的授意之下,先剪出一个版本,最终还要咨询编剧、导演、艺人、商务各方的意见之后,才能在负责其他工作的数字特效师、平面设计师、音频师的合力下完成最后的精剪,期间要进行无数次的修改,才能创作出最终的节目效果。“节目组给剪辑师的发挥空间是有的,但是同样的,我们也需要均衡自我创作和各方意见之间的关系,因此剪辑才被称之为二次创作。”剪辑师A说道。 因为目前国内的后期制作大多数承袭自韩国综艺制作,而在韩国综艺节目制作更多的是借鉴了美剧的编剧中心制,由数人乃至十数人组成的编剧团队负责设计整个真人秀节目的台本。编剧的工作就是为节目营造主题,想段子、制造“梗”,例如《极限挑战》里的“极限三傻、三精”“迅雷组合”等都是编剧的贡献。因此,在节目策划伊始的“一次创作”中就已经奠定了整个节目的框架。而剪辑的责任是要在尊重“一次创作”的原则上再次进行节目内容的调整。 当然,综艺节目有“脚本”的事实早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录节目之前会先收录观众的掌声、笑声和节目口号,最后给一个大全景,然后后期剪进去,并且播出时露脸观众基本都是沟通好的。”并且不同节目、不同编剧的性格特点也决定了“脚本”的不同。一位资深剪辑小Q老师还告诉烹小鲜,节目“脚本”的设定并不是为了“欺骗观众”,而是为了保障节目的观看效果,真或假其实并不重要,看起来“真”,符合逻辑和自然才重要。而真人秀的真和假一般都是相互支撑的,有真的一面,观众才愿意相信假的部分,而有假的部分,才能称之为“秀”,一切都以观看需要为出发点。 2 剪辑需要导演意识,更任重道远 据悉,在早先国内综艺节目制作并没有如此精细化的时候,后期剪辑和前期拍摄是完全割裂的状态的。但如今,“后期剪辑实际上是要参与到前期拍摄中的。”甚至在一些要求高的节目中,后期剪辑师是在前期策划的环节就要参与进去提一些意见,并且从策划环节就要开始深入了解节目形式,有的节目甚至还会要求剪辑师参与到节目拍摄过程中,从后期的角度考量一些机位的布置等问题。也就是说,剪辑师已经不再只是幕后的一个“操作员”身份,想要做好剪辑工作,更需要练就的是一个纵观全局的“导演意识”。 曾经为网综《小手牵小狗》制作过后期的剪辑师A就向烹小鲜分享道:“每一个剪辑师的思维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最可贵的地方。不过不管怎样,剪辑师的创意最终都是会影响到节目的呈现效果的,因此剪辑师的导演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是保证节目质量的关键一环。”真人秀节目比较注重结构,比如游戏结果是如何导致的,观察类节目则比较注重故事和情感表达,而这些类别的拿捏和塑造都是要靠剪辑去完成的。“很多观察类综艺都要求剪辑师要更‘走心’,通过细节观察能力揣测人物心理,再通过真实流畅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如果没有所谓的“导演意识”这些都是很难做到的。” 不过,剪辑师B也向烹小鲜表达道,剪辑师虽然有剪辑权和被尊重的“导演意识”,但这些都是有条件的,在整个后期制作过程中,剪辑师的角色其实有时也很“无奈”。“有些播出去被喷的节目,不一定是剪辑师的想法,最终还是有定版的人,剪辑师能做的是添砖加瓦。 ”不仅如此,目前国内综艺节目体量日渐庞大的问题,也对剪辑师的这种“导演意识”发起了挑战。《中国有嘻哈》曾号称2000:1的拍摄篇比,即2000个小时的拍摄素材,最后只呈现1个小时的节目时长,相比于早期十几个小时比1的篇比实现了百倍的增长,且素材量的庞大也导致了后期剪辑不确定性的增大,为剪辑工作带来困难。 负责《奔跑吧》《爸爸去哪儿5》等多个热门综艺的资深剪辑师王继磊曾对一名优秀的剪辑师需要具备的素质进行过分析和定义,既讲故事能力;站在观众角度能力;抓细节能力;镜头组接能力;包装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剪辑师“导演意识”的细分。“目前,国内剪辑师的专业能力也基本都是过关的,接下来拼的就是这种意识的具备与否。”剪辑过《王牌对王牌》等一系列真人秀节目的剪辑师说道。 可见,在综艺节目大行其道的今天,剪辑师也并不是一份容易的差事。目前,剪辑师的团队缺口依然在扩大,目前大多数后期制作公司都会有意识的培养新人剪辑师,不少公司培养新人的办法就是“以老带新”,“这种合作模式可以让团体更加稳固和有效率,但是对于整个国内综艺市场的发展来说,这样的培养速度难以跟上行业的快速发展。”一家后期综艺公司CEO表示。 1 END 1 |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5-1-20 17:07 , Processed in 0.08126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