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赵智凤而言,他舍弃一切遁入空门的孝行,换来了母亲的病愈。他就像石刻中,这远行忆念恩的少年,离开温暖的家,开始了漫长的修行之路。几年后,当赵智风云游到四川弥牟古镇的时候,一位早已圆寂的高僧,闯入了他的精神世界。五代时期的佛教修行者柳本尊,就是在这里创立了四川地区的,金刚界瑜伽部密宗。
“本尊”是敬语,柳本尊原名柳居直,在当时的川渝地区,他的追随者无数,影响力巨大。赵智凤,这个因救母而步入修行的少年,当他第一次听闻近300年前柳本尊的事迹时,震惊地发现,原来那些舍身救众生的佛陀,不仅在西天,也可以在人间。宝顶山第21号,柳本尊行化事迹图,这个面如冠玉,美髯垂胸的男子,就是赵智凤心中的柳本尊。细细端详,你会发现柳本尊的雕像没有左耳右眼残存,左胳膊只剩空空的袖管。他为了平息瘟疫,饥荒和战乱,把自己的肢体献祭给了佛祖,最络他经受住十次试炼,实现了自己救众生的愿望,同时也教会世人分辨善恶,一心向善。
高僧与山峰融为一体,以穿透时光的从容,俯瞰大地。即便相隔了近300年的光阴,那个曾经因诚心舍身侍奉佛祖,而救回母亲的少年,被柳本尊救众生的大爱折服,他甘愿拜倒在柳本尊面前,成为他虔诚的弟子,继承他救众生的夙愿。从弥牟古镇归来的赵智凤,对自己的信仰有了全新的认知,发乎自然的亲情孝道,其实已经融化进了佛法的大爱之中。
柳本尊的修行法门,并不能轻易被普罗大众所习得。在大足乡间长大的赵智凤,深感佛像对信众的影响力之大。他决定在宝顶山上选址,用开凿石窟的方式,广传佛法,救百姓于困苦之中。他选择在U形山谷里,营造一个纵横数百米,释典完备的佛国世界,这就是今天的大佛湾。当你漫步在宝顶山,石艺术如同长卷连环画一样,展开在你的眼前。你看,马面,地狱里的劳工阶层,他弓腰驼背,正把长矛刺入罪人的胸腹。耳畔仿佛响起阵阵惨叫声,引发观者对贪、嗔、痴的警惕。你正为此心有余悸,转眼又看到充满人情味的故事。故事里的佛教人物,都打扮成宋朝人的模样,仿佛左邻右舍。年轻的夫妇举案齐眉,捧起孩子,牵住这小生命的手,孩子依畏着母亲,不哭不闹,静静守候着平凡的生活。
【把佛教的深奥的义理,通过世俗化的、通俗化的手笔来加以展现,这就是宝顶山与之前所有的造像最大的不同。】
与赵智凤所呈现的世俗化的雕像不同,早期的佛教雕塑,完全是另一种样态。阿旃陀石窟,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境内,这是现存最古老的石窟群。僧侣们在U形山谷中,开凿独立的窟,创造精美的壁画与雕塑。但是早期的阿旋陀石窟营造,在其窟内部,没有雕刻具体的佛陀形象。
佛教诞生之初,并不参拜偶像,印度僧人只是围绕着佛塔举行一些诵经仪式。但随着释迦牟尼入灭,佛教急需一个具体形象,帮助信徒相信佛陀永存。公元1世纪,在希腊雕塑的影响下,高鼻深目,卷发阔口的佛像,出现在印度罗地区,从此佛陀开始有了具体的形象。这种犍陀罗风格的佛像艺术,随着佛教一路东传,循着古丝绸之路,由西域入阳关而达中原,形成了一条西起新疆,东至河南洛阳的早期石窟分布带,并继而向西南蔓延,广进入西藏云南巴蜀等地,佛教造像在中国大地一路流传演变。在数百年间,各地王侯商贾信众僧侣们,用开凿石窟的方式,表达对佛陀虔诚的敬仰之心,这些石窟依山而建,与山石融为一体,连接起神圣世界和世俗生活的通路。
【这样的一个过程,他的造像样式步地发生变化。】
历经五代发展,到了两宋时期,印度佛教艺术在中国不断的本土化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程式,创造出全新的中国样式。
【那么我们把汉地这种变化,我们称作就是中国化,就是佛教艺术的一个中国化,因为它这中国化的适应,审美品位审美价值。】
宝顶山上这些,如同真人比例的佛教造像,一改从前端庄宏伟的造型,以更加平易近人的形式出现。那些单纯为了个人寻求安慰和保佑的偶像类供养像,在这里消失了,连环画式的群体造型,成为新的主角。这样的处理手法,其实也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壁画创作不谋而合。
使用视觉艺术,以最直观的方式,向大众传播宗教教义,这是比语言和文字更加普适的途径。西方宗教壁画中,基基督教题材的绘画处于重要地位。圣经故事就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向观者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廷教堂礼拜堂天顶,绘制的巨作《创世纪》,是其中的俊依者。壁画中,神以欧洲人的身体和面容,向普罗大众演绎着宗教本义。
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中国,看图说话,无疑都是能让,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民众,最直观了解宗教教义的一种方式。赵智凤主持修造的宝顶山,开启了一场佛教造像观念的革新,其根本原因是宝顶山造像的功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生了病,那么我就造个药师佛像,你求观音菩萨,造个观音像,那种称为供养像,它最根本的是满足造像者的祈福,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但宝顶山就不同,它以教化众生为目的,净化社会为目的,传承道德观念为目的。】
于是在赵智凤的独特设计中,巴蜀地区原有的单独成窟的偶像式的造像风格和意图,转变为整体设计的叙事性的造像群,旨在向百姓普及佛教教义。当年的信众们,即便不识字,面对这样的佛祖也能感到亲近。即使不懂佛经,也能从这些直白的画面中,分辨世间善恶,找到修身养性的途径。这正是赵智凤修建宝顶山的初衷。
邪恶降世,金刚护法,因果业报,六道轮回。地狱、佛国、佛度众生,佛诞、佛悟、佛涅槃。整座宝顶山,是赵智凤设计之下的佛国世界,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主题,各个主题之间又有相互的关联,它们被错落有致地,凿刻在连绵的山崖之,形成这样一个连续的立体的佛教传法画卷。
【更重要是它还要处理,龛与窟之间相辅相成的一个关系。因为宝顶山,它自身是又有一个内在联系的一个造像群。】 |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4-12-21 21:44 , Processed in 0.06594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