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特效在电影史上的发展和作用 随着电影技术与艺术手段、电影传播方式的不断丰富,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影开始引进数字技术,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视听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好莱坞商业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在拍摄影片《星球大战》时,首次运用电脑合成技术,通过数字化的处理将电影的影像展现在银幕上,这一大胆的尝试从此改变了电影影像的生成方式和过程,数字图像器取代了胶片,将以电影胶片为主线的传统制作方式彻底变为以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主线的制作方式,它降低了电影的制作成本,提高了影片制作质量,缩短了制作时间,使各国电影的制片水平和制片数量得到很大提高。而数字放映和3D技术的成熟,不仅省去了胶片拷贝和运输产生的成本,避免了运输存储过程中的胶片老化和损坏,确保了影片永远光亮如新,更是改变了观众传统的观影方式。 随着影片《保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星球大战》、《完美风暴》一系列数字电影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商业导演们看到了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技巧、增强电影的艺术感染力,以及对于电影文化艺术的普及与深化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他们致力于数字技术的探索和在电影中的运用,这才有了卡梅隆十年磨一剑的《阿凡达》的出现,李安在《半场无战事》中第一次将每秒120帧放映技术、3D摄影和4K画面各种技术融为一体。毋庸置疑,数字技术给电影导演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创造出更加奇幻的场景,如《蚁人》中的微观宇宙、《侏罗纪世界》中的远古时代、《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等。导演借助数字技术构建了一个完完全全的虚拟世界,创作了全新的虚拟美学,借助IMAX的高清技术冲击着观众的视觉极限,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虚拟的真实”,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 毫不夸张地说,数字技术给商业电影导演插上了一对有力的翅膀,让其在艺术的王国里自由地飞翔,使得他们的影片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效益。但是,艺术导演对于数字技术始终保持着冷静的态度,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新的技术取代旧的技术实为必然,电影数字化制作和放映全面取代以胶片技术为基础的传统式放映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他们采用数码拍摄、发行数字电影也实为必然。但是,他们很少在影片中采用“虚拟摄像”,在他们看来,如果电影影像不再是由摄影机摄录真实的影像,而是由计算机程序直接制作出虚拟现实的影像,那么这些虚拟影像就不再是现实世界的真实记录,影像与现实之间没有可索引的一一对应关系。认为这种创造性和虚拟性不仅有滥用技术之嫌,忽略了电影本体的艺术美感,也弱化了影像的思想内涵,使得观众对于视觉影像过分依赖。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新德国电影导演沃纳带尔佐格在拍摄影片《路上行舟》中,他用最原始的人力把一艘大船拉过一座山头,而拒绝在电脑上用数字技术合成处理。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影片中大量注入现代科技成分,特技摄影和数字技术使银幕更具视觉效果,是当下电影的发展趋势。电影技术的探索和发展仍在继续。 |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4-12-22 00:08 , Processed in 0.05504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