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部落-高清纪录片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电影《晚钟》的艺术风格赏析

发布者: 武士| 2021-11-16 17:57
查看: 1073| 评论: 0
摘要: 电影《晚钟》的艺术风格赏析在艺术上,《晚钟》承袭了以《一个和八个》《黄土地》为代表的第五代前期影片突出影像表意的创作理念,以及风格上凝重缓滞,手法上写意象征的特点。本片的故事虽然有强烈的戏剧性,但导演却力 ...

电影《晚钟》的艺术风格赏析

电影《晚钟》的艺术风格赏析


《晚钟》的艺术风格承袭了以《一个和八个》《黄土地》为代表的第五代前期影片突出影像表意的创作理念,以及风格上凝重缓滞,手法上写意象征的特点。本片的故事虽然有强烈的戏剧性,但导演却力避落入情节剧的窠白,尽量简化情节线,压缩台词。


在一个干瘦的剧作骨架上,粘贴色彩、构图、心理情绪等元素合成的血肉这些血肉是兼细节写实和整体写意为一体的意象化镜头。一些场面,如日本兵抢吃八路军提供的食物一场,导演的运镜、剪接、场面调度都十分从容,真实再现了当时逼真的环境和氛围;而有些场面,如八路军战士和日本兵对峙,用呆照式特写的长镜头,在空间、时间两个维度上同时将人物间的心理冲突“放大”。虽然演员似乎没有什么表演,背景也没有陪衬音乐,却依然让观众感到惊心动魄。


还有两个细节:一是在那片弥漫着欢悦的春耕土地上,忽然发现了一枚入土未爆的炸弹,人们大呼小叫屁滚尿流作鸟兽散;二是成百的乡村少年带着数十匹中国狗嗷嗷地锲而不舍地追赶那只落荒而逃的日本狗,直追得黄尘漫漫。导演在声画处理上将写实和写意的手法紧密结合,强化了两种情绪:前者是那一双双惊恐的大眼,传达了乡民们对那枚炸弹(战争)的恐惧,后者是奔突运动的人群和他们不绝于耳的吼声,传达了孩子们对那只狼狗(战争)的仇恨。这两个细节,以十分生活化的方式真实曲折地表达出创作者对战争的评价,既有写实的震撼力又有写意的感染力,传达的情绪深婉曲致,极富张力。


影片的表演也突破了常规的生活化、戏剧化模式,塑造人物摆脱了概念化脸谱化的倾向。比如,日本少佐就是个着墨不多却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已不是我们常见的戴着黑圆边眼镜,留着“仁丹”小胡子,张口“八哥呀路”,闭口“拖斯吉吉”的小丑形象,而是一个不吃不喝、不哭不笑、面无表情、泥胎木偶似的怪物。静态内敛的表演反而增加了这个角色的吸引力,他是人?是鬼?是兽?令观众颇费琢磨。整部影片中,他只有四句台词,而且还是两句汉语、两句日语。因而要演好这一角色,就只能从内心找依据,从细微的眼神、表情和动作变化去刻画。据扮演者丛培信讲,为了抓住人物内在的“神”,他曾长时间地自我隔离,也曾专门绝食多日寻找极度饥饿的真切体验。这种为艺术而“献身”的敬业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凸显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强调影片的社会反思批判,注重影像结构的创新突破,以及忽略观众的娱乐审美接受,是早期第五代导演作品的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在《晚钟》里都有鲜明的体现。影片严肃沉重的主题加上过多的隐喻象征和沉闷缓滞的节奏,让普通观众不堪“重”负,看得很累。与《高粱》那浓烈的色彩、传奇的情节热闹的场面、明快的节奏和大众通俗的形式相比《晚钟》在创作观念和美学精神对电影大众文化本性的忽略就显得有些“落伍”了,因此遭遇观众的冷落也就不足为奇了。因而从某种意义说,《晚钟》标志着已走入死胡同的第五代早期影片创作理念和美学精神的完结。本来这个完结的钟声应该是在《红高粱》之前就敲响的。但或许是天意,这钟声注定要姗姗来迟,注定要成为令人感到有些悲壮的“晚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5-1-22 12:48 , Processed in 0.05802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