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部落-高清纪录片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探访惊魂》:一部被低估的伪纪录片佳作

发布者: 武士| |原作者: 回根 南京大学文学院2020-3-2 22:09
查看: 1322| 评论: 0
摘要: 由M·奈特·沙马兰编剧、导演的电影《探访惊魂》于2014年开拍,上映于2015年。该片制作预算约为5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约为9800万美元,可谓延续了自《女巫布莱尔》以来伪纪录片小成本大收益的票房奇迹。影片作为一部较 ...

由M·奈特·沙马兰编剧、导演的电影《探访惊魂》于2014年开拍,上映于2015年。该片制作预算约为5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约为9800万美元,可谓延续了自《女巫布莱尔》以来伪纪录片小成本大收益的票房奇迹。

影片作为一部较为另类的伪纪录片,大量采用手持摄影拍摄,向观众呈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中学时与其英文代课老师恋爱,父母当时对这桩婚姻极力反对,她不惜与父母断绝往来,并在婚后生下女儿贝卡和儿子泰勒。然而,几年后丈夫移情别恋,她不得不以单亲母亲的身份担起抚养两个孩子长大的重任。贝卡、泰勒的外祖父母非常想念从未见面的两个外孙,母亲便安排贝卡和泰勒结伴乘车前去进行为期一周的探访。等到了外祖父母家,姐弟俩还未从亲属重逢的喜悦中回过劲来,祖父母的一系列反常举动,引发了他们的警觉与惊惧:外祖母在夜半三更呕吐不止、俯身爬行、裸身挠墙;外祖父患有严重的被害妄想,对素不相识的路人大打出手、无故穿上西服准备前往并不存在的盛装派对、将猎枪的枪口伸到了自己的嘴里……数日内发生的一系列诡异现象,令姐弟俩心中的疑惑与恐惧越来越深。他们最终决定联系母亲,请母亲尽快将他们接回去。然而视频聊天接通后,母亲却说出一个令他们毛骨悚然的真相:这两位老人并不是他们的外祖父母。原来,真正的外祖父母早已被他们照料的一对精神病人杀害,与泰勒与贝卡相处多日的“外祖父母”正是杀人凶手。当晚,凶手狂性大发,欲将姐弟二人杀害灭口。经过一番惊险的搏斗与脱逃,泰勒、贝卡最终转危为安,与母亲团聚。

M·奈特·沙马兰早年曾以心理惊悚片《第六感》一作成名,一举步入好莱坞一线名导的行列中,以其奇思妙想的剧情构思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转折桥段设计而为人称道。然而,近几年沙马兰的电影作品均表现平平,直到2017年出品犯罪惊悚片《分裂》,才令沙马兰的口碑有所回暖。电影《探访惊魂》诞生的时间点位于《重返地球》与《分裂》之间。虽然《探访惊魂》在当时获得了可观的票房收益,但豆瓣网及IMDb电影网对它的评价却不高。截至目前本片在豆瓣网受到超过7200名用户的评价,综合评分为6.4,在IMDb电影网受到超过95000名用户的评价,综合评分为6.2。而沙马兰的成名作《第六感》却在豆瓣网和IMDb电影网享有高达8.8和8.1的高分,更是入驻豆瓣电影前250名的行列。两部电影均为沙马兰担任编剧、导演,且均为悬疑惊悚题材电影,二者评分差距之大令人咋舌。

尽管《探访惊魂》口碑平平,我依然认为它是一部构思精巧且不容忽视的伪纪录片佳作。影片无论独运匠心的情节构思、令观众胆战心惊的桥段设计,还是日常故事外表下蕴含的深刻思想主题,都值得我们去作细致的研究与分析。

伪纪录片(fake documentary),顾名思义,是一种带有明显的纪实性、甚至能够以假乱真的新兴类型片。“麦克布莱德(Jim McBride)于1967年制作了黑白片《大卫·霍兹曼的日记》(David Holzman's Diary),一般认为因为这部影片,才使得‘伪纪录片’自1960年代起成为一种独特的形式。”1这种影片拍摄形式尽管以手持和定点拍摄为主,视听语言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却能以较强的真实性和强烈的代入感见长,令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观影效果,因而常常应用于惊悚、恐怖片中。

然而,这种类型的电影在豆瓣网、IMDb电影网的评价大多数趋于平庸。类似的悬疑惊悚题材电影《巢穴》的评分为6.6,即便在当年取得票房奇迹,引起伪纪录片话题热潮的恐怖片《女巫布莱尔》在豆瓣网的评分也不过6.4分。据我所知,诸多伪纪录片中,像西班牙恐怖片《死亡录像》(7.5分)、美国科幻灾难片《科洛弗档案》(7.3分),以及聚焦美国高中学生派对活动的《X计划》(7.0分)那样获得超过7分的伪纪录片可谓屈指可数。即便如此,近年来,伪纪录片并未因人们的轻视而销声匿迹,《网络谜踪》(2018,美国/俄罗斯)、《昆池岩》(2018,韩国)等影片的相继面世,仍然能在影迷圈中掀起话题热潮,足见这一类型片的特殊魅力。《探访惊魂》上映后,与国内观众的冷淡反映不同的是,该片在Youtube视频网上,该片的片段甚至获得了高达110万的点击量,足见《探访惊魂》在上映期间已经成为了广受关注的热门电影,且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观摩、研讨活动至今为止仍有不可小视的热度。

让我们再将目光放到豆瓣网的用户对于本片的评价上吧。满分5星,截止到2018年8月,在7200余条评价中,其中3星所占评分比例最高(48.4%),其次为4星(27.7%)。值得一提的是,给出1星的用户在所有用户中所占比例最小(3.4%)。其中网友“雄一样霸天下”在给出3星的评价后,评论道:“真的,这是喜剧”,疑似批评影片恐怖氛围营造的失败。《探访惊魂》悲喜混杂的影片基调设计,我在后文会对其加以分析。与之相对应的是对影片的赞美之声,网友“室内滂沱”给出了5星的满分评价,并评论道:“沙马兰巅峰期里对恐怖情节不温不火的默默展示又回来了,这次还融入了新派恐怖片的各类技巧,表演和人物塑造也超过所有主观视角恐怖片。”体现其对于影片艺术表达、人物设置等方面的认可。

其实,对于一部电影优劣的评价大都具有相对性。贾磊磊在《中国电影审美价值标准终极命题的美学分析》中指出:“对一部影片,假如说自己不喜欢,这是人之常情,各人有各人的欣赏习惯、各人有各人的审美情趣,这是无须争辩的选择自由。”2每个人由于自身价值观、审美趣味等不同,同样的一部电影,迎合了大多数观众的欣赏趣味便会收获较高的综合评价,故而影评网给出的分数较高。反之,导演若是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坚持“背对观众”的创作原则,不愿为票房刻意讨好观众的话,观众不买帐,便可能会给出主观性较强的差评。“但你不能因为你个人不喜欢就说它不好,因为这就等于把个人的趣味判断凌驾于艺术的批评准则之上——最起码是用个人的趣味标准取代了艺术的批评标准。”2即使是这样,一部电影的公众评价,显然并不意味着其代表绝对统一的认同,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往往并不罕见。

沈义贞在《论影视作品影响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着重指出:“判断一部作品是否优秀,主要从主题、人物、艺术传达等方面展开分析,影视作品虽然有别于一般的文艺作品,但其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数,其实也主要由这三个方面展开。”3笔者认为,对于一部影片的评价不妨基于这样的思考。

《探访惊魂》是否应该在各大影评网上获得更高的评价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在我看来,这是一部集恐怖与喜剧于一身,娱乐观赏效果与影片思想内涵二者兼顾的佳作。让我们不妨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传达等方面对这部电影加以较为细致的评析。

在影片的思想主题方面,《探访惊魂》与沙马兰的其他作品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可谓形散而神聚。沙马兰在接受Mtime时光网的专访时曾言:“恐怖只是外衣。故事是谁,角色是什么,这就是电影。回归家庭就是我的电影。这是关于一个女儿想要和家庭和解的故事。”4《探访惊魂》在主题方面侧重于对亲情的呼唤以及对亲人之间理解、关爱的认可,影片厚重的主题披着悬疑惊悚片的外皮,这两点与同为惊悚片的《第六感》可谓异曲同工。

在海瑟·纽根对沙马兰的访谈中,沙马兰曾言:“害怕变老——这绝对就是这部电影要表达的。害怕死亡是我们人类的本能。这部电影在任何国家放映都没问题,他们会有共鸣,因为孩子去看外祖父母是很普通的事情,而且基本上每个人都害怕变老,可能我们自己不肯承认这个事实。”4现如今,大多数影视工作者都以年轻人为主流观影对象,创作亦主要围绕他们的生活展开,已经很少有电影将视线聚焦到老年人的生活上。从这一点来看,《探访惊魂》的主题就相当富有创新性。影片的发展段落,曾多次描绘外祖母及外祖父的种种异于常人的举动,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影片的悬疑性与惊悚感,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观众心底的某种共鸣——对衰老所带来的生理、心理问题的恐惧。

如果主题止步至此,那么《探访惊魂》便显得太过平庸且缺乏深度了,沙马兰的高明之处便在于,泰勒与贝卡前去探望外祖父母,源于他们因母亲多年前的离家出走而与外祖父母从未谋面。这一前事件的设置,一方面为姐弟在外祖父母家目睹诸多怪象,却不对外祖父母的身份产生质疑创造了充分的合理性,同时又为影片关键的转折作了微妙的铺垫。在影片的结尾,泰勒、贝卡的母亲在追忆已故的父母时曾言“只要我想要宽恕,他们随时会给”。这句台词在渲染情绪的同时,直接点出了外祖父母对女儿的思念,以及他们对亲情的渴望。

此外,本片的主题还别出心裁地引入了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关注,并将这一主题与影片剧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与豆瓣网评分为8.8分的《第六感》相同的是,《探访惊魂》在对主角的人物设置方面都将角色放在了离异家庭的背景之下,且花费了不少的笔墨来体现父母离异对于孩子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第六感》中的男孩柯尔,因父母离异而性格变得乖张孤僻、缺乏安全感,而《探访惊魂》中的姐弟俩,姐姐贝卡缺乏自信不敢照镜子,弟弟泰勒则患有较为严重的洁癖。他们最终又在自身的努力及外界的影响下逐步克服了心理问题。这两部电影的主题选取较为独特,都立足于对年轻一代成长过程的关注,体现了导演沙马兰深厚的人文关怀。

《探访惊魂》中的主人公形象是可以体现主题思想的。青少年姐弟形象在诸多影视作品中可谓屡见不鲜,而本片人物塑造的成功之处便在于,其一方面成功地契合了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普遍爱好,比如摄影、说唱等,并为其赋予诸多鲜活的细节;另一方面又为他们设置了各自内心的烦恼,比如自卑、洁癖等,从而令角色的形象十分丰满、立体。同时,姐弟二人的性格又有着鲜明的对比性,一动一静,角色形象可谓鲜活十足且饶有趣味。这两个角色又有着各自的转变,人物弧光塑造得较为饱满。姐姐贝卡起初不敢正视镜中的自己,在影片高潮段落则利用镜子碎片绝地反击,结尾能够自信地对镜梳妆;弟弟泰勒从上厕所时生怕细菌沾染,等到影片结尾时,他以说唱的方式调侃了自己被假外祖父糊了一脸排泄物的经历,可谓完全走出了洁癖的阴影。角色的转变生动且令人信服,这在同类伪纪录片中并不多见。

片中最主要的反派,两位精神病人米丘尔与克莱尔,其形象塑造亦将影片的观赏性与思想性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首先,这两个角色形象前后反差巨大,平日看似温和慈祥,不时便显露出凶相。等到夜深人静,克莱尔甚至会手持尖刀四处游荡,前后形象的反差造成了相当强烈的惊悚效果;其次,在影片高潮段落中,米丘尔曾直言犯罪动机:他们杀人灭口,一方面是出于对主角的外祖父母能够享受天伦之乐的妒忌,另一方面他们也想借此冒充身份,抚平自身当年杀害亲生子女所带来的伤痛。如此行为动机设置,令观众恐惧、憎恶,也引发了观众对他们一定的理解与同情。

至于贝卡与泰勒的母亲,她作为线索人物,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又烘托了作品的思想主题。与亲生父母的决裂,是她多年来难解的心结。在她豁达乐观的外表下,掩藏着被丈夫抛弃的伤痕,以及对当年离家出走行为的悔恨。导演在这位母亲的身上寄宿了双重主题,即在展现婚姻破裂对人们内心伤害的同时,表达了对亲人之间彼此沟通、理解的呼唤。

《探访惊魂》的情节脉络并不复杂,剧中主要人物也屈指可数。如此看来,影片的情节构思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相当高明的编剧技巧。在笔者看来,影片最为出色的情节设计,莫过于在影片发展段落的高潮部分,姐弟俩的母亲对于真相的揭示,“发现”手法在此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发挥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这就是一切戏剧的基本诀窍之一:使观众比舞台上的人物知道得更多;或者,实际上是知道得更少。”5沙马兰在情节的主线中设置了精神病患杀害主角外祖父母的前事件,并将其有意按下不表,从而令真相揭晓时的戏剧冲击力足够振聋发聩。

《探访惊魂》中的人物设置,亦如沙马兰在《第六感》《分裂》等影片中一样,在情节转折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片中的两个反派米丘尔和克莱尔,在影片的开端,以外祖父母的身份登场,虽然在影片的发展段落中沙马兰设置了几处伏笔,比如克莱尔在夜半三更的种种怪异举动;再比如米丘尔屡次产生要去参加盛装派对的错觉,这些看似诡异的异常,被沙马兰有意引向老年痴呆的假象,甚至在剧中被米丘尔冠以“日落症候群”的幌子。直至真相揭晓,才令观众备感惊悚。在发展的中段,外祖父母所就职医院的同事曾登门拜访,沙马兰在此处给出了一个巧合,即米丘尔和克莱尔都不在家。这段情节看似无关紧要,实则亦是一处关键的伏笔,延宕了真正的外祖父母已经遇害的真相,令影片的情节转折具有巨大的张力。之所以如此,正是源于沙马兰对于米丘尔、克莱尔、转瞬即逝的医院同事等人物的设置,以及各个人物之间关系的巧妙安排。

悬念这一常见的编剧技巧,在《探访惊魂》中发挥了相当突出的作用。“剧中必须使观众有一种期待心理,并让他们保持这种期待至剧终为止。”5沙马兰在剧情中段不惜花费篇幅作了较多的伏笔,间接指明了外祖父母的真实身份。如在影片发展部分,“外祖母”克莱尔接受了贝卡的采访,她曾提到池塘中存在着令人沉睡的小生物,它们会将沉睡的人们带到仙境一般的外星球。这段情节在观众看来可能只是老年痴呆患者的呓语,实则是克莱尔精神病患者身份的佐证,同时暗示了克莱尔亲手杀害子女并沉尸池塘的前史,这也不失为一处富有力道的伏笔。此处伏笔,又与克莱尔每每途径水井时都驻足不前的细节桥段形成了微妙的呼应,共同完成了对克莱尔形象的塑造,足见沙马兰的构思缜密与独运匠心。

在惊悚氛围的营造方面,《探访惊魂》同样毫不逊色。导演在具体的情节处理中,并未应用太多骇人的场面,而是将那些令人胆战心惊的桥段,巧妙地铺陈于姐弟俩与“外祖父母”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比如,“外祖母”曾借由烤箱许久未擦洗,要求贝卡钻进烤箱,在此期间我们虽然没有认定“外祖母”举动过于异常,不过联系之前的蛛丝马迹,在贝卡从外钻进烤箱的过程中,观众心中的惊悚感便由此一点点地生成了。然而,这一桥段在片中出现了不止一次。在影片的高潮段落,“外祖母”再次要求贝卡清理烤箱,并在贝卡钻进后,猛地关上了烤箱的门。此时我们已经得知“外祖母”乃精神病患者,真正的外祖父母已不知所踪。当贝卡被锁进烤箱的瞬间,观众的心便直接提到了嗓子眼。《探访惊魂》本为日常生活题材,其惊悚程度难免受题材限制,难以像《死亡录像》中成堆的嗜血丧尸令观众感官受到刺激,也意在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在惊悚程度上,与《巢穴》《墓地邂逅》等评分高于本片的伪纪录片相比可谓毫不逊色。

导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言:“这是一部让人害怕又让人想笑的电影。我们对死亡这个话题会很不舒服,所以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让大家笑。”4在影片基调上,《探访惊魂》做了一处相当具有创新性的处理,那便是同时赋予影片惊悚性与喜剧性两大特质。比如,姐弟俩在外祖父母家里度过第二个夜晚时,弟弟泰勒打开屋门,撞见“外祖母”正在背对着他们赤身裸体地抓挠墙壁。如此诡异的场面,无疑令人毛骨悚然。然而,影片惊悚的氛围,随后便被泰勒关上房门后的一句“贝卡,我瞎了”给打破了。导演在这里有意处理,意在调和影片的整体氛围,既营造了十足的惊悚感,又利用接踵而至的笑料缓和了紧张的气氛,从而令影片的整体基调不至于过分骇人。此外,“外祖母”还在与姐弟俩玩捉迷藏时露出了半边臀部,以及高潮部分泰勒极其愤怒地用冰箱门击打着“外祖父”的头,如此氛围处理,惊悚之间又夹杂着几分幽默,恐怖与欢闹氛围的自然过渡,为观众带来了一种奇特且印象深刻的观影体验,足见沙马兰的机智与老道。

作为近20年来出现的伪纪录片类型电影,强调真实性和现场感。影片中的角色曾多次面向镜头说话,比如泰勒曾好奇外祖父为何经常出入于郊外的小木屋,便面向观众说道:“我要调查小木屋里有什么……会是尸体吗?”再比如泰勒在前往外祖父母家的途中曾在车上表演一段说唱,此时的他面向镜头,如同直接面对观众表演一般。导演如此处理,是为了增强影片的代入感,从而达到一种与观众产生互动,令观众参与到情节之中的戏剧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在保持伪纪录风格的同时,又极力地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为两位主角的摄像举动提供了充分的动机,即姐姐贝卡对摄影的喜好。纵观全片,两位主角不曾做过在不应拍摄时坚持拍摄的荒谬举动,巩固了影片的真实性与合理性。相比之下,在豆瓣评分7.3分的《科洛弗档案》中,主角的好友在庞然巨兽近在咫尺死到临头的时刻仍不逃命坚持摄像,如此情节设置显得刻意、牵强,与本片相比,便相形见绌了。同理,豆瓣评分6.3分的《致命录像带》中,主角在逃离鬼屋的过程中,明明生死未卜,却始终手持摄像机,与《探访惊魂》相比,处理尤为失真,甚至有些滑稽可笑。

综上所述,《探访惊魂》作为生活类的伪纪录片,由于其类型及转折处理并未达到人们心中怪力乱神的预期,以及片中对于日常生活情境的细节处理引发了一些观众的厌烦情绪,导致评分有失公允。其实,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以及艺术传达等方面对其加以分析,便不难发现,本片其实情节构思完整严谨,人物形象生动丰满,悬念手法应用得当,惊悚氛围营造得相当到位,尤其是反面人物设置所带来的情节反转,对观众造成了强大的戏剧冲击力。此外,本片伪纪录片形式的应用可谓另辟蹊径,为今后的惊悚悬疑题材电影创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伪纪录片这一独特的影像呈现形式,在中国尚属鲜有尝试的新潮流。回首国内以往的惊悚题材电影,多半以较为传统的客观镜头为构成影片的主要成分。伪纪录片特有的纪实性,以及以第三人称镜头为主体的镜头语言形式,无疑为影片带来了相当强烈的代入感,而代入感,恰恰又是影片令观众在观影时心潮澎湃、在观影结束后回味悠长的强大助力。近年来,由于经费不足、主创能力有限等因素,国产惊悚片普遍存在着剧作敷衍套路、视觉效果粗糙等明显短板,上述诸多问题,令惊悚片这一类型片的创作在国内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佳作实属罕见。对伪纪录这一拍摄手法的使用,借助其化粗糙为质感、化简陋为逼真之奇效,或许能为上述问题提供另辟蹊径的解决之道。《探访惊魂》这部典型的惊悚片,其别致的伪纪录片风格,对于当下国内惊悚片发展的借鉴价值与参考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注释
1李悦:《用谎言诉说真相--伪纪录片叙事主题与叙事策略初探》,《中国电视(纪录)》,2011年第12期。

2[3]贾磊磊:《中国电影审美价值标准终极命题的美学分析》,《艺术百家》,2009第3期。

3沈义贞:《论影视作品影响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7年第2期。

4[6][9][美]海瑟·纽根:《专访〈探访惊魂〉导演沙马兰“拍电影就像谈恋爱,每一次都要重新开始”》,http://news.mtime.com/2015/09/10/1546702-all.html。

5[8][英]马丁·艾斯林:《戏剧剖析》,罗婉华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第68页、37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4-11-23 17:21 , Processed in 0.07935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