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部落-高清纪录片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纪录片行者的坚守与传承

发布者: 武士| |原作者: 王晓芮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2020-3-2 22:07
查看: 888| 评论: 0
摘要: 在中国纪录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条件下,国产纪录片如何能够真正立足于国际市场,李汝建作为老一辈纪录片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独树一帜的语言形态、中国画式的诗意镜头、贴近生活的题材选择、情感真挚的表达方式建构 ...
在中国纪录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条件下,国产纪录片如何能够真正立足于国际市场,李汝建作为老一辈纪录片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独树一帜的语言形态、中国画式的诗意镜头、贴近生活的题材选择、情感真挚的表达方式建构出其独特的纪录片风格。

一、发掘生活之美的纪录片行者
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李汝建进入大连电视台,虽然在纪录片的创作上算是“半路出家”,但是1997年的处女作《球童》获得业界广泛好评。纵观其导演的作品,似乎很难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他没有固定的惯用手法,只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尊重自己的思想,作品中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观照现实的力量一脉相承。

(一)用时间“熬”出故事。
七年、两年、一年,这是李汝建拍摄一部部纪录片的时间,《老宅·七户·七年》从2003年开始拍摄至2010年完成,历时七年之久,影片展示了蜗居在老宅里的人们的真实生活。片子完成后,李汝建亲自送到大连市政府相关部分,引起了大连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将老宅纳入了市里的动迁计划之中,加快了老宅的搬迁,为生活在老宅的98户人家找到了希望。2002年的《海路十八里》第一次为他带来了国际大奖,这部片长21分钟的纪录片,通过记录一条走了二百多年的海路,展现了大连海域渔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客观、真实正是这部纪录片的特点。2014年,时长90分钟的《京剧·八达仓》再一次包揽了大大小小的奖项,李汝建并不是京剧爱好者,对于京剧题材他以一个外行的角度发掘了台下的故事、京剧发展的无奈,以及演员们的坚守、梦想、执着。交叉叙事也让观众走进演员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在舞台上演绎着王侯将相的故事,而李汝建的镜头里记录着他们的追梦故事。没有时间的堆砌不会发掘打动人心的故事,没有纪录片人的坚守,就没有最后影像的呈现。

(二)用生命“熬”出生态变迁。
2004年,《农夫和野鸭》的上映再一次将李汝建推到了公众面前,似乎国际评审人对这个地方台导演的纪录片情有独钟,这部纪录片将生态、生存、环境的矛盾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斑嘴鸥的繁衍与人类的耕种作为两条主线交替进行,孰轻孰重?《黑尾鸥之生死》获得第九届世界自然·野生生物映像节亚洲大洋洲奖,与央视纪录片《敦煌》并列第五届“纪录·中国奖”一等奖,提出了中国纪录片的生态课题。片中选定了一对黑尾鸥作为主角,通过发生在黑尾鸥身上的故事如互争巢穴、求偶、孵化等,来探讨人性中的弱肉强食、爱与奉献、母爱,用鸟的故事来反思人的特性,跳出了传统生态保护的题材,加入了大量的导演的思考。通过传播生态知识,增强了观众的生态认知,展现了生态之美,同时揭示了生态危机,构建出科学的生态伦理概念。

(三)用苦难“熬”出人生秩序。
《这是我的家吗?》以大连春天养老院的一位老人进出养老院为主线,记录下老人们的生活。在家里呆了一辈子的老人,来到一个陌生环境,身边没有亲人陪伴,他们能适应吗?不能自理的老人和子女是如何相处?片中没有对子女的批判,更多是面对这种情况的无奈、心酸。老人晚年的家到底应该在哪里?《工地》《老宅七年七户》都记录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心酸,但同时传递出的是他们对生活的渴望,李汝建曾说:“优秀的纪录片,会传递知识,让你有所学;会引发你的共鸣,让你看到自己、看到熟悉的人;更会让你在精神上有所升华,让你不绝望有力量,对良善、美好、爱充满向往。如果一个纪录片导演只关注社会阴暗面,那真是没良心,人生已然很苦,为何还要把伤疤再撕开一遍?”1《苹果树下》胡万增一家的遭遇令人感慨,种植三百多颗苹果树的辛苦,养育一对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女,生活的坎坷,像一座座大山压在这个家里,但我们在片中看到更多的是面对种种磨难,一家人对生活的坚持,对生命的尊重。这部片子在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为老胡家的苹果打开了销路,带动了整个村子的经济。李汝建在对《苹果树下》的创作中谈道:“片中所反映的一切都不是我想象出来的,完全是意料之外的客观存在,我所能做到的就是用我的眼睛、用我的内心去观察、去感受,并及时准确地把我没想到的、出乎我意料的事情记录下来,呈现给观众,而非凭一己之愿去构想、去设计、去说教。”我国著名作家梁晓声写了一篇名为《<苹果树下>与“广告扶贫”》的文章,这一点也是李汝建未曾意识到的,这也正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的魅力所在,总能带来意外的收获。

从《海路十八里》《行进中的有轨电车》《一天又一天》到《老宅2003》,再到今天的《苹果树下》,几部作品均饱受业界内外的褒奖与争议,他打破了纪录片必须要有解说词和背景音乐的惯性思维,打破了记者不能入镜的原则,向纪录片界展示了别样的记录手法。作品从对于个体的关注到对群像的演变,从对表现形式的探索回归到客观陈述自然流露出人文关怀,用自己的生命去陪伴另一个生命,去体味另一段人生经历,他所记录的不仅仅是当下而是一个时代。正如他自己所说“作为一个纪录者,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到什么,因为生活远高于你的想象。而当你记录得越深入,困惑、茫然,甚至绝望,也会与日剧增。只有顺应变化,经历多次崩毁,改变自己,才能有认识上的一次次超越。”客观真实的记录,优美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对纪录片形态的探索和纪录片精神的守护,形成了独特而又稳定的纪录片风格。

二、唤醒现实力量的教育者
作为时代和文化情怀的记录者与讲述者,李汝建导演作品的题材选择几乎与市场和商业背道而驰,规避了宏大的政治题材以及过于商业化、娱乐化的题材,更多从独立纪录片导演的角度出发,通过记录社会背景下群体的生活状态,将个体生命印迹和现实社会发展的侧面停留在历史的瞬间,发掘生活的真实,回归纪录片为历史承担责任的本质上。

在纪录片的内容上,李汝建没有刻意求新,对生活冷静细微的观察和对生活片段的选择,在客观表达的基础上隐含着导演的主观意蕴,聚焦于生活本来的味道。李汝建导演曾在访谈中强调“最熟悉的题材就是最好的”,作为土生土长的大连人,他带着对大连的感情,带着纪录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身体力行,拍摄了一系列具有大连本土特色的纪录片,如《老宅·七年·七户》《这是我的家吗?》《工地》《苹果树下》等。虽然这些纪录片风格各异,主题也不尽相同,但一部好的纪录片最终一定是回归到人。《老宅·七年·七户》中对于蜗居于老宅里的人们的同情,《这是我的家吗?》中对养老院的老人们养老现状的担忧,《工地》里对于建筑工人的尊敬,无不印证着这一真理。

纪录片《苹果树下》记录了大连东马屯村胡万增夫妇在2015年从春到冬,一边种植三百多棵苹果树,一边抚养一对有精神疾病的儿女的真实生活。片中农耕的辛苦和天气的变幻无常考验着胡万增夫妇,片外也牵动着万千观众的心,在感叹一个小小的苹果来之不易的同时,更加为胡万增夫妇永不放弃的精神所感动。正如李汝建所说:“所有的精彩、所有的感动都来自于生活本身。”2对于一个纪录片导演来说,对客观存在的生活的敏锐观察和人文关怀是不可或缺的,也是纪录片精神所要求的。在影片的镜头语言中蕴含着导演对于胡万增一家的关怀。片中的老胡夫妇是可敬的,镜头的仰拍以及对老胡细节的刻画使观众深深体会到两个孩子是可爱的,尽管他们有着疾病,甚至儿子胡强的任性在导演的镜头下都显示出的是几分调皮。

在《苹果树下》拍摄完成之后,李汝建导演每年过年都会回到大连瓦房店东马屯村看望胡万增一家,为他们一家带去新年礼物;到了苹果丰收的季节,他关心他们的销路,在个人社交网站上发布苹果的信息。数年如一日,片里片外,导演的人文关怀体现得淋漓尽致。

李汝建的镜头语言是随着拍摄主题、主体的改变而变化的,个人对纪录片的独特理解造就了他富有个性的纪录片语言,不变的是他优美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归因于李汝建美术学院的学习经历和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力。他主张拍摄手法与受众的主观感受相一致,《海路十八里》全片大都采用全景拍摄,给人一种印象派的既视感,留在观众心中的是一种群像的记录,而不是某个个体的独白。画面以固定拍摄为主,后期剪辑上《海路十八里》更加注重的是瞬间,节奏相对较快。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宅2003》,该片的前五章全部由跟移的长镜头来完成。在叙事上,《农夫与野鸭》采用平行蒙太奇的结构,将人的劳作与野鸭的繁殖进行段落的交叉对比,从另一个方面揭示了人与动物的平等关系,地球映像协会理事长太田裕久先生评价这部作品时说:“当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本片导演将这发展和挑战,以冷静、客观、真实的视角,进行了别致记录,令人信服。我十分钦佩导演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该作品选材新颖、视角独特。中国纪录片创作水平的进步让我吃惊!”3这是对中国纪录片水平的赞扬。

李汝建导演的纪录片具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以《农夫与野鸭》为例,其中历史背景、美学思维、哲学思维以及镜头语言的融合都极具学术探讨价值。李导演曾在访谈中提道:“纪录片所需要的是独特的东西,其中包括思想、态度以及表达形态,很多时候跟大流儿并不是一种纪录片界内好现象。”2除解说词和画面特技的恰当使用外,如何在宏大的社会背景之下真正记录人的生活状态是学生们需要学习的,这也是李汝建导演作品作为电影学院、广播学院教材的主要原因。高校在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且纪录片创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创作经历和经验的导师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在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李老坐在电脑前耐心指导学生们的作品,经常被同学们团团围住询问各种拍摄和剪辑的问题,成为课堂的常态。李老强调一方面要走近生活去观察和感受;另一方面要在不断借鉴学习中提高自己运用语言形态的能力。李老通过播放国内外优秀纪录片导演的作品,启发学生谈见解、悟道理,让学生们在启蒙阶段受到经典影片的熏陶,同时在课外带领学生探寻素材故事,积极实践。

三、纪录片精神的传承者(下接第89页)
对于纪录片真正的精神,李汝建解释道:“记录人的生存、社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记录‘人’的生活,透过普通百姓的生命状态和精神特质,来观察社会的发展,这是本质所在。”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能够跳出历史的局限性,在时间的长河中历久弥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下,如何传承纪录片精神,发扬人文精神,是当代纪录片导演的责任与追求。

李汝建说:“纪录片就是用一个生命陪伴另一个生命,同喜同欢,同伤同痛。”1现在他又将这种纪录片精神带到教育中来,李汝建将这种精神的传承当作是自己的义务,身体力行地穿梭于学界与业界之间,要求学生们深入纪录片的拍摄,为培养出高校纪录片专业化人才而不懈奋斗。

李汝建的作品叩开了国际的大门,让中国纪录片在国际舞台上有了立足之地,是中国纪录片的一个里程碑。如今丰富的题材和国际化的讲述持续扩展着他的创作,从第一部纪录片《球童》至今,他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拍摄出了《海路十八里》《苹果树下》《巢里巢外》等一部部优秀的纪录片,记录下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在国际纪录片的舞台上展示出中国纪录片的魅力。如今他正以一个师者的身份为纪录片精神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正如李汝建所说的“纪录片从来都不是为满足所有人的欣赏习惯而作的。”4创作者要不屈从于当下快餐式的创作模式,真正沉下来,感应时代的变迁、抓住时代的脉搏、保持上乘的品质,更好地反映社会、记录现实,守护纪录片的精神,不断更新创作理念,积极探索新的出路,努力推进纪录片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洁.让自己的语言生长——李汝建访谈录[].纪录片名人工作坊,2004.

[2]李汝建.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纪录片<老宅2003>创作谈[J].当代电视,2004(12).

[3]李汝建.人与海之印象——电视纪录片<海路十八里>创作谈[J].中国电视,2004(05).

[4]李汝建,郑喜玲.客观存在与记录真实——浅谈纪录片创作的思维方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11).

注释
1(5)军辉.导演李汝建:优秀的纪录片都是“熬”出来的[N].大连晚报,2019-01-13.

2(4)李汝建.真实的生活,远比想象精彩——纪录片<苹果树下>创作谈[J].当代电视,2017(1).

3刘军.用独特的视角审视人与自然——解读电视纪录片<农夫和野鸭>[J].中国电视,2010,(02):54-55.

4<行者苦荼>李汝建—让自己的语言生长[G].纪录手册,2005-05-26.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4-12-26 12:47 , Processed in 0.06111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