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部落-高清纪录片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对日本NHK纪录片生产的考察及其启示

发布者: 武士| |原作者: 唐俊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0-3-2 22:00
查看: 983| 评论: 0
摘要: 二战后,日本逐渐形成了以公共为主、私营为辅的广播电视体系。NHK作为唯一的公共台以公益价值至上,而私营台则更关注商业价值。在纪录片生产方面,由于与娱乐节目、影视剧相比经济收益并不高,几大私营台产量较少, ...
二战后,日本逐渐形成了以公共为主、私营为辅的广播电视体系。NHK作为唯一的公共台以公益价值至上,而私营台则更关注商业价值。在纪录片生产方面,由于与娱乐节目、影视剧相比经济收益并不高,几大私营台产量较少,主要由NHK制作。在NHK内部,大型企划节目中心、报道局、制作局、国际频道、自然科学节目部等机构以及一些实力较强的地方支局都制作纪录片,但题材有所差异。在长期的运作中,NHK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纪录片创作理念和生产机制,在人才培养与技术发展上也均有独到之处。

一、创作理念:“慢电视”与“轻娱乐”
当今的纪录片国际市场,欧美国家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亚洲国家的纪录片很难渗透入欧美主流市场。近年来,我国纪录片积极学习BBC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流程和手法,如追求叙事紧张、节奏快速、信息量大、画面炫目等。以镜头节奏为例,增强剪辑的速度动感,是目前国际纪录片的一大趋势。据统计,有些国际纪录大片的镜头数量达到了55分钟1900个,平均2秒一个,很多都是0.5秒一个镜头,节奏非常鲜明。《舌尖上的中国》就借鉴了这种模式,几乎每集都在1000个镜头以上,甚至有的集达到1500个镜头。1但是,NHK并不愿追随西方,而是坚持自身的“慢电视”风格。日本纪录片的整体节奏较慢,一般单镜头都在3秒以上,6、7秒以上的长镜头也很多。对此,NHK资深纪录片制作人北川惠解释说,2长期以来日本的地面开路频道较少(6个左右),没有形成分众传播,所以纪录片也必须老少皆宜,适合阖家观赏,不能只对应具体人群,而且人们的观看状态比较随意,如果节奏太快很多观众不容易接上。更深一层的原因是,日本纪录片普遍故事性较强,而不太追求大信息量,所以较多地运用纪实美学手法(蹲守跟拍、同期声、长镜头等),配音较少且语速不快,让观众在镜头中自己去体味和发现。久而久之,人们的欣赏习惯养成,就形成了“慢电视”的美学风格。尽管也有制作人认为,片子的节奏应该更快一点,符合欧美的速度,但日本纪录片总体上还是坚持自己的传统美学。NHK还有制作人认为,未来8K拍摄普及后,镜头的剪辑速度总体应该会趋缓,因为清晰度提高后,节奏太快会令观众感到不适。

至于纪录片的国际传播问题,尽管NHK纪录片有良好的国际声誉,但目前日本的海外输出节目中纪录片比例不到1%,和我国一样面临难以打入欧美市场的局面。NHK同行认为,这是由于文化隔阂、价值观差异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并不完全是节目模式和风格的问题。NHK目前主要通过加强国际合拍的方式,以共同筹资、分享权益,同时比较便利地取得进入他国市场的通道。NHK在操作国际合拍项目时,也注重融入日本及亚洲的观点和视角,输出到欧美国家的纪录片通常要制作国际版。

在坚持“慢电视”传统的同时,NHK纪录片也重视通过创新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适当融入娱乐节目的手法,形成“轻娱乐”的风格。例如由NHK大阪支局制作的《历史的秘密》是一档开播9年、每期45分钟的纪实栏目。该栏目刚开始时调性是比较严肃、艰涩的,后来团队对节目进行了改造,包括请著名作曲家写主题曲,运用了“主持人+空镜+再现+动漫”等多种表现元素,使之更具观赏性。《历史的秘密》制作人荻野介绍了一期关于高僧鉴真和唐招提寺的节目,节目的情景再现部分甚至像电视剧一样,出现了人物对话。荻野解释说,这是一种创新尝试,因为感觉加入对话会更有趣味性,令人印象更深刻。事实上,鉴真在日本的言行是有记载的,节目组请专家把关,所有的对话都是根据史实呈现出来的,没有搞清楚的史实就不作对话表现。此外,NHK的很多纪录片都呈现出“轻娱乐”风格,最常见的手法就是邀请明星、名人作为现场讲述者进行串联,引领观众了解内容,大都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NHK的新片《人类诞生》还邀请了美国的专业团队,在纪录片中运用电子游戏的制作技术来表现猿人形象,品质精良,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当然,在纪录片中融入娱乐元素必须要把握好分寸和尺度,不能损害真实性原则和人文价值,这也是“轻娱乐”的应有之义。

总之,NHK人士认为,从长远看作为“国家相册”的纪录片还是应当立足本国文化,呈现自身的风格和特色,而非一味跟随。北川惠建议,中日同属农耕文化传统的国家,首先应当努力探寻适合亚洲观众的制作手法,开拓好亚洲地区的市场。当前,已进入繁荣期的我国纪录片生产如何在向国际纪录片学习、借鉴的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理念、节目模式以及风格、气派,是很值得业界思考的。

二、生产机制:内部提案制和资源整合
NHK纪录片生产机制最大的特点便是实行内部提案制。提案制(PITCH)是国际纪录片市场通行的一种运作模式。一个作品的立项通常是从定期召开的提案会开始的,提案人的选题和拍摄方案在这里进行预售,接受市场的评估,缺乏好的题材、故事、创意难以被认可。一旦通过,投资方将有专业的制片人、项目经理负责指导,监控从脚本、拍摄、制作到经费使用等各个环节,保证片子的质量和成本符合预期。因此,对纪录片导演而言,“提案阐述是你的第一张也是最好的入场券,同时也是检验你是否有一个好故事的试金石”。3然而在电视机构内部,这种提案制却因为涉及不同部门之间的人力和资源调配,往往难以大范围顺利推行。

但是,NHK的纪录片生产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内部提案制,各个栏目都是通过提案来确定选题及经费的。不管来自什么部门、做什么工种都可以递交自己的节目提案,谁的提案优秀谁就上,这是与其他电视台很大的不同。NHK很尊重提案者,而且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能有效提升自己,因此参与者很有积极性与成就感,特别是为名牌栏目制作内容。以《NHK特集》(NHK Special)栏目的运作为例,这是NHK纪录片生产体系中位于顶端的节目,拥有30年的历史,在NHK综合频道周日晚九点黄金档播出,选题涉及时事、社会、经济、文化、自然、体育等各个方面,收视率保持在10%,每期节目平均成本1亿日元左右(近600万人民币),是NHK的预算大户、得奖大户。《NHK特集》由大型企划节目中心负责,有50多人的团队,但NHK其他业务部门的员工也可以参与提案。提案会分为春秋两季,要经过多道程序的审核。例如如果报道局的一位记者来做提案,首先要经过本部门的认可,然后报给大型企划节目中心,历经制片人、主任制片人的审议,最后形成入选的提案。提案审核的主要标准是:其一,有何新的突破点?包括题材、故事、手法等;其二,能否引起观众的普遍关心和共鸣?其三,节目是否具有冲击力?提案确定实施后,即由大型企划节目中心拨给经费、把控内容。节目制作的手法不限,周期从几个月到两三年不等。《NHK特集》的标准是很高的,达不到要求则需反复修改,审片十次八次很正常,以此来保证节目的精品化。

内部提案制能够打破部门及分工的束缚,整合全系统资源,极大地焕发NHK的纪录片生产力。例如自然类纪录片《深海巨怪大王乌贼》就是由制作局潜水组的摄影团队策划、提案,花费多年时间完成的,在《NHK特集》中播出。该片第一次在深海600米处拍到了大章鱼的珍贵画面,获得了很大成功。映像取材部小田部真纪认为,编导做片子容易追求信息量和宣教性,而摄像师主导节目更侧重用镜头说话,对运用新技术也更在行,拥有自身的优势。此外,大型企划节目中心近几年还和电视剧部门合作,拍摄了《战舰武藏》等剧情纪录片(NHK称作“纪实电视剧”),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除了《NHK特集》外,其他纪录片栏目也实行提案制,这必然导致跨部门的资源调动。令我国同行感到疑惑的是,如果记者、编导甚至摄像个人想跨部门做节目,本部门是否会出于本位主义不予支持甚至阻挠,从而引发种种矛盾?大型企划节目中心主任梅岗宏说,NHK的文化是鼓励跨部门合作,不同部门创作人员的参与,可丰富节目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段,有利于总体质量的提高;来自其他部门的提案通过后,节目经费也会拨到该部门,编导在制作《NHK特集》的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素材完成本部门的任务,保证了大家的积极性;此外,NHK各部门的人员配备比较宽松,在人力上有抽调的可能。这一切保证了内部提案制的顺利实施。对我国电视机构的启示在于,只有在开放包容的生产体系和倡导横向合作的企业文化背景下,才能通过科学的生产机制充分整合资源,激活组织内部的生产力,从而高质量地实现节目内容大生产。

三、人才培养:刚性轮岗制
NHK实行刚性的轮岗制度,所有职员包括纪录片制作人员都要在东京总部各部门以及地方分支机构之间多次轮岗,通常三年就要换岗一次,主要目的是防止腐败,同时也有利于人才培养。考察期间,资深纪录片制作人大墙敦正在NHK放送文化研究所轮岗,担任研究主干。他曾是中日合拍纪录片《新丝绸之路》制片人,有着丰富的国际合拍经验。我国同行对此感到不可思议,这样一位优秀的制作人居然脱离一线几年,到文化研究所这样的幕僚机构任职。但大墙敦觉得很正常,他说虽然轮岗会带来一定的成本,但是可以使组织的血液流动起来,增强活力。此外,员工有多岗位工作的经验,对人才的成长也很有好处。大墙敦表示,在文化研究所期间,他有更好的条件关注媒体动向、从事节目研究、进行思考和沉淀,这对未来自己的纪录片创作是有益的。当然,NHK在内部轮岗时,基层员工的工种一般不变,以保持业务的延续性。

人才培养机制对年轻人的发展更为重要。NHK有53个地方广播电视台(支局),年轻员工进入NHK后,一般不能在东京总部任职,而是先去地方支局工作数年,经过数次轮岗,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后才有可能调回总部。纪录片制作人员也有这样的经历,因地方台制作纪录片较少,他们在支局大多从事新闻报道,但这些基层报道经验、社会阅历的积累,对其后来从事门槛较高的纪录片创作大有裨益。联系到国内的情况,上海电视台的老牌栏目《纪录片编辑室》在20世纪90年代曾红极一时,除了当时电视大发展的环境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编导队伍早年大多做过新闻工作,这为他们后来拍摄出众多优秀的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可惜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这种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没能坚持下去。纪录片作为高端的电视文化产品,需要制作者有更丰富的社会经历和专业经验,NHK的轮岗制度在人才培养上无疑具有优越性。

在NHK的纪录片生产体系中,还注重给年轻编导、地方支局开辟节目出口,促进人才的培养。例如由于《NHK特集》的要求很高,年轻编导、地方支局难以得到机会,因此NHK开办了现实题材类的《纪实72小时》栏目,每期节目聚焦某个公共空间(如餐厅、便利店、公园等)集中拍摄三天,发掘人物和故事。该栏目也是实行提案制,但因为实行格式化、模式化操作,制作周期短,很适合年轻编导上手,使他们能够多做片子得到成长,也可以调动地方台参与的积极性。目前,《纪实72小时》的收视率有时比《NHK特集》还高,节目模式已被腾讯引进我国。

四、技术发展:把观众拉回电视机前
半个多世纪来,日本一直在电视技术、设备的研发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纪录片制播领域,NHK当前的主要战略是在逐步普及4K拍摄的基础上发展8K制作。4K技术对我国观众已不陌生,但国内的纯4K纪录片产量还较低,以最适配的自然地理题材为例,知名的全4K作品只有《第三级》《航拍中国》等几部,而NHK自然科学节目部一年的节目产量有132期,其中70%是4K制作,主摄像机使用SONY F55。NHK还将加快提升4K节目的制作比例。

相比4K, NHK在8K超高清节目领域的前沿发展更加引人注目。NHK从1995年就开始研究8K技术,目前已进入收获期。8K的像素(约3300万)是现行播出2K高清电视的16倍,拥有22.2多声道音响(包括上中下三层和重低音),效果远超4K的5.1环绕立体声,可实现观众对绚丽影像和震撼音响的极致追求。日本同行认为,8K电视节目已达到人类视觉的极限,呈现的声画效果是互联网视频难以企及的,可以极大改善观众体验,有助于把年轻观众拉回电视机前。和4K一样,8K也是未来纪录片可以大展拳脚的领域。因为新闻节目、娱乐节目用8K制作的必要性并不大,而纪录片则是非常适合的一种节目类型,特别是自然地理、文化艺术、旅游美食等题材,需要有纤毫毕现、细腻精美的质感。目前,NHK已经制作出展现卢浮宫艺术品、东京都市夜景、滑冰比赛、水下溶洞等多部8K实验性纪录短片,主力机型来自RED和SHARP,给人带来极富视听冲击力的感受。NHK还希望与我国合作,用8K技术再次重拍丝绸之路。在8K的基础上,NHK技术研究所已在研究如何融入人工智能(AI)和虚拟现实(VR)技术,使画面更加立体。

从2018年12月开始,NHK在卫星频道(BS)开播4K频道“NHK BS4K”以及全球首个8K频道“NHKBS8K”,并将利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举办的机遇,进一步促进4K和8K节目的生产。NHK还将利用4K和8K的技术优势加强海外开拓,在目前由欧美主导的节目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和影响力。在我国,管理层和业界也有同样的思索。2017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举行了“4K纪实节目的内容创作与产业趋势”高峰论坛,会上有关人士认为,现在大屏技术日渐发达,4K高清电视日益普及,“真正大众化的、能将全家人请到高清大屏前欣赏的,就是纪录片”。4目前,广东台、央视已先后开播4K频道,但在包括原创纪录片在内的超高清节目生产上仍亟需加强。此外,在4K尚未普及、8K已经来临的时代,如何规划未来的技术升级和节目生产,日本的探索和经验非常值得我国电视业关注和借鉴。在我国,5G已进入商用时代,这将为4K、8K节目的传输提供远超4G时代的基础设施条件,也为通过超高清纪录片等优质内容把观众拉回电视面前提供了契机。

注释
1 张同道、胡智锋:《我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2013) 》, 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248页。

2 本文中关于NHK制作人的观点, 均为考察时现场交流讨论所得。

3 [美]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 孙红云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 第139页。

4 黄宙辉:《纪录片有可能会拯救电视》, 金羊网2017年12月13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4-11-24 15:44 , Processed in 0.10991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