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电视纪录片解说语音发声规范性的发展 中国电视纪录片行业肇始至今, 从政治化逐步演变到社会化。其发展的总轨迹是“一个从国家工具形态逐步演变为大众媒介形态, 从政治产品演变为文化产品, 从国内走向国际, 从民族走向世界, 从个人行为走向社会行为的过程”[1] (P1) 。 电视纪录片解说, 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刨去其中因创作思想的除旧布新、新技术的运用 (强化画面弱化解说) 以及受众的变化导致的解说风格的变化;电视纪录片解说语音发声规范性的发展, 其实也十分明显。 (一) 政治电视纪录片时期:1958-1978 1. 职能:国家政治和阶级斗争 2. 观念:国家、阶级意识 3. 视角:敬畏 4. 主题:国家政治[1] (P1) 5. 代表作:《收租院》 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解说, 也是政治先行。纪录片《收租院》以鲜明的政治立场, 控诉了西康地主刘文彩的罪行, 号召大家忆苦思甜: 片段5:35-6:15 画面冷月英正在给一群人叙述自己遭迫害的经历。 解说词冷月英, 解放前因欠四川西部有名的恶霸地主刘文彩五斗二升租子, 就被押在水牢里整整七天七夜, 害的她骨断筋折、家破人亡……成千成万的受苦人。 语音发声分析 1.声母发音:成阻力度大, 持阻时间短, 除阻干脆有力, 整体干脆利索;有平翘舌不分的现象:“租子”发成“zhū子”。 2.韵母发音为政治服务:政治宣传需要强调的字词, 韵母发音动程夸张;反之则动程明显不足。如:骨断筋折、家破人亡。 3.声调和语流音变基本无视能指的线条性特征、调值和词语轻重格式, 主要为政治宣传需要的重音让路。 4.口腔控制:力度大, 吐字清晰。 5.喉部控制:勺状软骨肌群牵拉力度大但灵活度不足, 声带紧、缝隙小。这一特点也是因为音频设备落后, 整体音高必须要高。 6.共鸣控制:以口腔共鸣为主, 鼻腔、头腔共鸣色彩严重, 这一点也是因为音频设备落后所以要求播音员吐字清晰、音高要高。 7.声音弹性变化不大, 主要以高、强、实、快、紧, 刚、纵、厚、明的声音为主。 综上所述, 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政治倾向严重。解说语音发声的规范, 也必然是政治先行的。 (二) 人文电视纪录片时期:1978-90年代初 1. 职能:唤起民族激情 2. 观念:民族、集体意识 3. 视角:反思 4. 主题:民族精神[1] (P1) 5. 代表作:《话说长江》 这是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社会形态、经济形态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 都处于拨乱反正乃至正本清源的激烈变动之中。 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解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解说文本的撰写上, 政治化色彩削减。电视纪录片《收租院》和《话说长江》的撰稿人都是陈汉元先生, 但写作风格由原来极端政治化、宣传化的“古典主义”文风, 转向了寄情山水的浪漫主义色彩。 其次是解说语态的变化, 《话说长江》解说语态一改以往以“师长”、“领导”的身份去说教、要求受众的态度, 而更像“‘导游’的身份引领受众去感受长江绚丽的景色和各地区的人文精神……颇具亲和力……加深了与受众的沟通, 使解说格外的生动”[4] (P24) 。 最后, 解说语音发声处理的变化, 以《话说长江》为例: 1.声母发音上, 陈铎老师:成阻力度较轻, 成阻面积较小, 除阻轻快, 给受众一种清新舒爽的听觉感受。虹云老师则是与此前政治化时期的女播音员声母发音相差不大, 只是整体减轻了强度;另外虹云老师在发舌面音的时候, 偶尔会有尖音, 如将“长江”发成“长ziāng”。 2.韵母发音上, 陈铎老师发音比较轻快, 韵母发音动程短, 口腔开度小;且韵尾不明显, 如发“情况”、“东海”时候, “ng”“i”均发音不明显。虹云老师还是与此前政治化时期的女播音员声母发音相差不大, 只是整体减轻了强度。 3.声调处理上, 陈铎老师比较接近生活用语, 各调类的调值发音音高区别较之政治化时代减弱了, 让受众听感柔和了很多;但往往因为过于追求生活化, 而在句尾一字的声调普遍出现了不完整的情况, 比如:“从湖口到崇明岛东面的入海口叫做下游”中“游”的声调明显不全, 更趋向于轻声。虹云老师还是与此前政治化时期的女播音员声母发音相差不大, 只是整体减轻了强度。 4.语流音变的处理上, 陈铎老师比较随意, 轻声较多, 变调比较生活化, 比如:“长江流域……气候适宜, 他拥有四亿多亩耕地, 占我国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出现了本不该出现的轻声, 将“适yí”读为“适yi”;音变出现错误, 将“四fēn之一”读作“四fěn之一”。 5.口腔控制:陈铎老师口腔开度较小, 虹云老师口腔开度较大。 6.喉部控制方面, 陈铎老师声带放松, 音高以中音为主, 虚实结合。虹云老师则还是与此前政治化时期的女播音员喉部控制相差不大, 发声以实声为主;但是因为政治宣传任务的减弱也相对放松了声带, 降低了音高。 7.共鸣位置上, 改变此前因政治宣传需要和设备技术落后而主要以口、鼻、头腔共鸣为主的高音模式:陈铎老师加入胸腔共鸣, 虹云老师则降低了音高。 8.声音弹性上, 两位老师都是高低错落、强弱相映、虚实结合、快慢有致、松紧适度;刚柔相济、收纵自如、厚薄相间、明暗交替……声音弹性上有很大进步 综上所述, 两位老师解说方式的进步, 也暗合了那个时代的巨变和我国电视纪录片制作的进步, 在荧幕上刮起了一股清新的旋风, 但在纪录片解说的过程中过于追求生活化, 难免带来语音发声处理上的一些随意化的现象, 不过总体瑕不掩瑜。 (三) 社会电视纪录片时期:90年代中-21世纪初 1. 职能:关注记录社会主流现实生活 2. 观念:市场、社会责任意识 3. 视角:审视 4. 主题:多元化[1] (P1) 5. 代表作:《再说长江》 “多元”成为社会化纪录片时期中国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特性, 这种特性是一个趋于繁荣的预兆。 这一时期我国电视纪录片解说综合样态的变革以人文化时代和社会化时代两个最杰出且具有承接性的代表《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为例: 首先在解说文本撰写上, 实现了从抒情到纪实, 从风景到人文的转变。如果说《话说长江》是以抒情的笔法描绘“风景长江”;那么《再说长江》就是以纪实的笔调叙描“人文长江”。 解说语态上, 则实现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跨越。《话说长江》解说者比较强势, 主要是以主持人的身份, 为大家“导游”, 语态单一;《再说长江》解说者身份后撤, 需要配合不同的画面、音乐、音响、同期声调整不同语态, 可见语言功底深厚。 最后, 解说语音发声的变化, 我想可以说是“进化”而非“变化”了, 究其原因, 除了上文描述的一些变化之外,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播音专业学历教育的蓬勃发展, 培养出了一大批语言功底过硬的播音员, 充实了纪录片解说员的队伍, 《再说长江》的解说者李易老师更是个中翘楚。李易老师的解说虽然听起来比较接近人际交流状态, 但实为更高级别的控制:大多数用声响度不大, 小而实, 取收势, 咬字幅度适宜, 出字集中、灵活, 不跳跃吐字, 舌唇动程多取小幅度, 口腔开度较适中。总体来说, 咬字发声不夸张, 是控制下的自如状态。语音完全标准, 发声无可指摘。总而言之, 几乎无可挑剔, 在规范性上接近极致。 二、《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电视纪录片的成功 (一) 《舌尖上的中国》的空前成功 《舌尖》系列, 无论是在收视率还是业界评价方面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并且掀起了国内制作播出电视纪录片的一个小高潮———《舌尖》之后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纪录片, 之所以获得制作与收视上的成功, 不得不说与《舌尖》打下的伏笔有多多少少的关联。 (二)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的成功 担纲《舌尖》系列解说任务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李立宏老师。这位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科班出身的有声语言工作者, 嗓音浑厚深沉, 音色稳健, 具有智者的韵味。他在《舌尖》中的表现堪称“可以拿来鉴赏的有声语言艺术品”———对纪录片声画关系的处理上, 既没有破坏画面的主导性, 又因解说本身的高水平而保持了声画要素的多维性;在纪录片解说稿件的备稿上, 由于李老师年轻时的科班学习和长期的教学经验, 从解说中可以听出其备稿时做到了全方位、整体感、具体性的高度统一;推测李老师在纪录片解说再创作时的心理过程, 可见其心理活动的多向性、综合化和效应感;在纪录片解说具体表达上, 做到了解说语言的生活化、表达技能的丰富性和表达样式的多重性;在纪录片解说与其他元素的相合把握上体现了相依性、参照性、和谐感 (暨解说与片子的目的风格相切, 与画面的情绪气氛相和谐, 与镜头的运动方式、景别场景相适应, 与画面的段落位置相吻合, 与音乐的情绪节奏相融合, 与音响效果同期声相协调) 。 作为观众, 以听感简而言之, 李立宏的解说“内三外四”运用几近完美;且最妙的是听他的解说, 好像发音时, 有些许唾液粘合在后口腔, 配合画面中诱人的美食, 更加让受众产生口舌生津之感, 仿佛面前绵柔的食物真的已经被吃到了嘴里, 而且入口即化…… 三、《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语音发声规范性问题刍议 其实, 殊不知, 一些普通受众耳中的优点, 如果从微观层面来讲严格套用汉语语音学理论分析李立宏老师解说的每个音素, 这些优点可能有的就要变成缺点了。 仔细分析, 那种“口舌生津”之感可能是源于发音时鼻腔、咽腔共鸣较丰富和发声时后声腔过大;“入口绵柔”之感可能是源于发音时, 字头成阻面积过大、持阻时间过长、除阻较慢, 不太完全符合播音学的正统规范。为什么“不太规范”的语音发声, 还能获得如此成功呢?究其原因, 电视纪录片解说有很多文艺作品演播的特征, 与一般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 (尤其是新闻播音) 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差异———形象感更强、情感性更强、更具生动性、独具装饰性, 且创作目的、分析理解过程、表现手段形式等也多有不同, 不可同日而语。 文艺作品演播中, 为了人物塑造或情感表达等需要, 必要时可以牺牲语音发声的规范性 (例如在用声音塑造狡黠的人物时, 可以咬着后槽牙配音) , 这一点在业界早已达成共识, 并且受众也喜闻乐见。不过, 电视纪录片解说严格意义上不属于文艺作品演播的范畴, 而且纪录片这个概念从创立伊始到现在, 都是以展现真实为本质的, 艺术的加工只是展现手段。所以, 在电视纪录片解说的过程中, 是绝对不能像文艺作品演播一样夸张演绎的。 那么, 我们该如何理解李立宏老师解说中的语音规范性与传统的汉语语言学、播音学理论的对立统一?电视纪录片解说的语音发声问题, 又该遵循一个什么样的规范呢?我们通过几则案例分析, 一探究竟。 (一) 第一季1自然的馈赠0:54-1:44 1. (1) 解说词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 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 画面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的三处高山的镜头 解说作用连接画面 声画关系画面与解说对应性不强 语音发声分析语流流畅;语流音变较随意, 如:“自然景观”轻重格式应为中重中重, 李立宏老师却将景观的“观”轻声处理;吐字松散;声音松而暗。 (2) 解说词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 画面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的四个镜头 解说作用提示说明&深化主题 声画关系画面与解说对应性强 语音发声分析语流一词一顿, 高度迁就画面;语流音变规范;调值完整;口腔发音动程完整, 吐字工整;声音紧而明。 (1) (2) 综合分析由于本句话后半段“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正好是本集的四大板块, 逻辑地位和内容地位非常重要, 而且声画关系对应性强, 所以李立宏老师处理时, 甚至刻意削弱前半句, 以强调后半句。 2. 解说词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画面尚未成熟的蘑菇、荷花荷叶、小麦 (食物原材的幼年时期) 的四个镜头 解说作用提示说明&深化主题 语音发声分析声音弹性变化明显。韵母发音动程简化、速化, 如“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中, “多”的韵母“uo”。 综合分析由于本集主要是讲食物原材料的, 所以李立宏老师在解说时为了突出“食物原材料”, 而将“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语速加快。由于“都没有这样多”和“潜在的”之间, 应该有一个区分语意的停顿, 为了保证速度, 李立宏老师在解说时牺牲了“都没有这样多”尾字“多”的韵母发音动程。 3. (1) 解说词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 画面采集莲藕, 捡拾松茸, 挖掘竹笋, 捕捞渔获的四个镜头 解说作用提示说明&深化主题 声画关系画面与解说对应性强 语音发声分析语流一词一顿, 高度迁就画面;语流音变规范;调值完整;口腔发音动程完整, 吐字工整;声音紧而明。 (2) 解说词为的是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 画面海捕收获、查干湖冰捕收获两个镜头 声画关系画面与解说对应性中等 语音发声分析语流流畅;声音弹性有变化, “自然的馈赠”声音弹性控制高、强、慢、紧。 (1) (2) 综合分析由于本句话前半段“采集、捡拾、挖掘、捕捞”正好是本集的四大板块对应的得到食材的方法, 逻辑和内容地位重要, 而且声画关系对应性强, 所以李立宏老师处理时强调前半句, 但本句最后的“自然的馈赠”为本集题目, 也很重要, 故也稍作强调。 (二) 第一季1自然的馈赠3:14-3:27 1. 解说词松茸的香味浓烈袭人 画面一锅松茸在平底锅上炙烤的全景 音响&同期声油煎的滋滋声 解说作用提示说明 声画关系画面与解说对应性稍强 语音发声分析语流流畅;声音弹性变化不大, “浓烈袭人”四个字, 声音弹性控制稍高、强、慢、紧。 2. 解说词稍经炙烤, 就会被热力逼出一种矿物质的酽香 画面松茸在平底锅上炙烤的特写 音响&同期声油煎的滋滋声 解说作用提示说明 声画关系画面与解说对应性强 语音发声分析声音弹性变化明显, “稍”与“炙”有明暗对比, 暗合字义。声母发音和口腔控制方面, “炙”声母zh成阻力度大, 持阻时间长, 除阻粘腻;李立宏老师将自己的舌头比作松茸, 将硬腭比作平底锅, 形象感极强。句尾“香”字, 字头-字腹-字尾由实转虚 (勺状软骨牵拉肌群力度下降, 声带放松, 最后声带并拢, 勺状软骨根部开缝;气息控制随喉部控制变化;ang韵尾咬字力度下降) , 加之语调微微上扬, 暗合气体由下往上扩散的特性, 仿佛让受众真的闻到了香味。 3. 解说词这令远离自然的人将此物视若珍宝。 画面一锅松茸在平底锅上炙烤的全景 音响&同期声油煎的滋滋声 解说作用补充丰富&深化主题 声画关系画面与解说对应性稍强 语音发声分析语流流畅;声音弹性变化不大, “视若珍宝”声音弹性控制稍高、强、慢、紧。“宝”吐字圆润, 声调尾部圆润下行回勾, 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感觉松茸, 像宝贝一样被保护了起来。 (1) (2) (3) 综合分析本句话, 在画面语言相似的情况下, 李立宏老师非常难能可贵地根据镜头运动方式和景别, 巧妙调整了解说语言, 尤其是“炙”字的声母力度, “香”字的由实转虚和“宝”字的声调圆润回勾, 堪称点睛之笔。 (三) 第一季5厨房的秘密14:56-15:20 解说词能将肥肉中的油腻化解到自身当中, 使甜味和肉香完美中和, 入口即化。 画面村宴厨师正在制作粉葛蒸肉, 手部近景三个镜头。 解说作用补充丰富 声画关系画面与解说对应性中等 语音发声分析语流流畅;声音弹性有变化, “肥肉中的油腻”和“自身当中”这两处的声音弹性控制, 有明显的慢与快、厚与薄的对比。 声母发音方面“肉中的油腻”, 声母r、zh、n成阻力度大, 持阻时间长, 除阻粘腻, 给听者以油腻的感觉。 韵母发音方面“肥肉中的油腻”, “肉”“油”的韵母ou, 和“中”的韵母ong, 本身就是发音位置 (舌位) 最靠后的韵母, 见图1[6] (P96) 和图2[6] (P102) : 图1 图1 下载原图 图2 图2 下载原图 如上图1复元音韵母ou和图2鼻韵母ong, 按照新闻播音的要求应该“后音前发”, 以避免压喉和音色暗哑。李立宏老师艺高人胆大, 一反常规将本就靠后的ou和ong继续往后找;得益于李立宏老师后声腔的庞大紧实, 和一些鼻、咽腔共鸣色彩, 非但没有显得暗哑, 反而听感圆润厚重, 让听众感到肥厚绵腻的肥肉就在嘴中, 不觉口中生津。 句尾“化”字, 和案例二中的“香”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字头-字腹-字尾由实转虚, 除了勺状软骨牵拉肌群力度下降, 声带放松, 最后声带并拢, 勺状软骨根部开缝和气息控制变化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化”字的韵母ua, 本身是后响复元音韵母, 按照新闻播音的惯例, a音发音应该“清楚、响亮、有力度”[6] (P97) 而李立宏老师却将其虚化处理, 加之语调微降, 字尾a的共鸣往后口腔和胸腔走, 与粉葛蒸肉入口即化的特性相和, 仿佛让受众真的吃到了入口即化的粉葛蒸肉。 综上所述, 李立宏老师在《舌尖》解说中的语音发声表现, 虽然从汉语语音学的角度对各个音素进行分析, 偶有不羁之处;但从音系学角度, 着眼于语音的社会功能, 对每个音位进行分析, 并不逾矩。 通过案例分析得见李立宏老师在《舌尖》解说中, 那些看似随意的语音发声发挥, 都能起到优化传播效果的神奇功效。笔者将这种现象总结为———因播音员高超的业务水平、文化底蕴和对纪录片整体的深层次把握而造成的“不拘泥于个别字词的发音, 而能给纪录片整体增光添彩”的特有现象。子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 结语 本文纵向分析了中国电视纪录片解说语音发声规范性的发展, 从政治化时期的唯政治论, 到人文化时期的人文色彩, 从社会化初期语音发声“硬件”的超高水平, 到重点分析现在《舌尖》“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我们可以惊喜的看到, 我国的纪录片解说事业的语音发声整体是在不断变化演进的。中国纪录片行业任重道远, 纪录片解说也一样。无论是本文浅析的纪录片解说中的语音发声问题, 还是纪录片解说的其他方面, 都是有进步空间的。我永远相信, 有声语言, 具有无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2][3][5]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5. [4]胡采.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试论电视纪录片解说语言艺术风格的演变[D].云南:云南艺术学院, 2014. [6][7][8]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3. |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4-11-6 05:21 , Processed in 0.08386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