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独特的节目形式 现在的真人秀节目通常会出现过度包装的情况,节目组为了哗众取宠大多会重点突出“秀”,每位明星嘉宾都会被冠以“人设”,导致受众看到的明星多是有意而为之,缺少了“真”的部分。我国旅行式真人秀有多种节目形式,如《我们是真正的朋友》重在展示四姐妹在旅行时的人物关系;《妻子的浪漫旅行》则为丈夫和妻子定制浪漫的旅行。而《奇遇人生》从表面上看,其形式可能并不新颖,同样选择了明星结伴到某个陌生的地方展开一段奇妙的旅行体验,但仔细观察会很容易发现二者的区别。 纪录片式真人秀《奇遇人生》通过发起人阿雅和明星嘉宾进行探索之旅。每一次旅行都是根据嘉宾对“诗和远方”的向往而专属定制的体验之旅,是一种将纪录片与真人秀重新组合的新型节目形式。虽说是综艺,却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细致的镜头和构图的再塑造,每一帧镜头都非常干净又充满力量,让观众在景色中感受舒展和触动,甚至是在空镜头时也没有过多矫揉造作的旁白。作为一档真人秀节目,《奇遇人生》虽然不会对每位嘉宾进行“人设”安排,但是会对可以预知的情况进行预设,这就已经失去了纪录片本身的纪实性。但拍摄中也会经常出现超出预设的情况,如天气恶劣而陷入等待,但同时也是一种“惊喜”,可以记录明星嘉宾最真实的反应,反而会比有台本的真人秀更接近“真人”。就像节目开篇字幕所说:“地球,五亿一千万平方公里,人类七十四亿四千万,当我们凝视世界时,世界也在凝视我们,当我们遇见他们时,我们也遇见了自己,只有出发才是一切的开始。”凝视世界并与奇妙的大自然发出最接近本真的心灵碰撞,也造就了《奇遇人生》独特的视角与节目形式。 在《奇遇人生》第二期节目中,阿雅和春夏去追逐龙卷风,在大家都向往看到真正的龙卷风时,拍摄过程却异常艰难。观众并没有看到所预设的场面,也没有近距离拍摄到龙卷风,却加入了纪录片的真实感,记录着真正未知的旅程,在和嘉宾一同体味失落的同时,也让观者对大自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敬畏心。 《奇遇人生》虽说是纪录片式的综艺真人秀,但究其根本,其有别于传统的纪录片,因为它是有主持人、有嘉宾、有既定的体验内容的,但它又采用了纪实的拍摄手法,尽可能地去记录真实,包括意外的出现与遗憾,从而带领观众去体味与众不同的人生。这样的节目形式让观众与嘉宾更贴近,正是纪录片和真人秀的跨界合作,使《奇遇人生》成为国内首个独特的纪录片式综艺节目。 2 弱化“明星效应” 在选择艺人的过程中,摄制组要求每位嘉宾至少有6-7天的拍摄周期,让明星们离开自己的舒适圈,跳脱出日常“人设”,同时加强艺人与摄制组之间的联系,让片中艺人的表现更真实。所以,嘉宾并没有选择当红的一线流量小生,而更多的是从人物个性进行选取,从台湾主持人徐熙娣到金马奖影后春夏、从酷爱挑战极限的演员窦骁到创作歌手毛不易,每个嘉宾都个性突出。作为节目叙事的主体,明星们开始“沉浸式体验”,他们不为人知的“真我”成为节目的主脉络,与节目创设的环境相得益彰。在旅行线路的选择上,每期节目都会依照嘉宾特点与个人爱好选择“奇遇”。例如:小S很喜欢大象,所以选择去赞比亚,但与刚到非洲的快乐相比,小S却在节目中三次落泪,并使观众与之产生了强烈情感共鸣;春夏去美国公路追逐风暴,连续追了好几天,却一次次和眼看就要成型的龙卷风擦肩而过;窦骁因酷爱极限运动而去印度尼西亚攀登大洋洲最高峰,却在途中遭遇了大雨。每一场旅行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都充满了吸引力,那是大众一直向往却并未抵达的“诗与远方”。这样的安排无不是创作者精心设计的,为我们展现了一次次不常观察到的世界的立体感和人性的多面性。在真人秀节目中,创作者会根据环境对整个故事、参与者的身份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还会对细节进行设定,但在《奇遇人生》里,一切都是未知的。《奇遇人生》并不像很多综艺节目那样大都是通过剪辑等手段来消费明星,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明星只能成为观众茶余饭后的谈笑资本,很少会有人去了解明星人设背后真实的自我。而《奇遇人生》给予明星嘉宾更多的自我收获。所有的明星都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让我们更贴近地去感受真实。同时,节目中会出现大量的素人采访,素人作为嘉宾出现更加生活化,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奇遇人生》选择拍摄明星光鲜亮丽的背后被激发出的真实人性,使其“真实属性”暴露在镜头之下,显露明星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明星也会在情绪紧张时爆发焦虑,镜头选择上弱化他们的商业元素和商业价值。观众最初被“明星”吸引,最终却沉迷于“人设”背后的真实。这正是《奇遇人生》的魅力之一。 3 在纪录片基础上建构新的叙事逻辑 纪录片综艺化的节目,它的叙事母体不再是纪录片的叙述逻辑,而是将节目内容重新进行建构,如加入不同的叙事时间、人物、情节、环境。纪录片的真实性地位是无法撼动的,除了真实性之外,故事对立也少不了,要有矛盾点才能继续进行下去。而真实的纪录片无法制造一些故事的矛盾点,所以导致很多受众并不能沉浸式地体验真实的纪录片。但好的故事总是一波三折,一波三折的冲突就要制造矛盾点及悬念,悬念能够让受众提起精神继续看下去。在《奇遇人生》中就有很多悬念和冲突,朴树的自我封闭让他在节目开头说出“我很后悔”,也直言不讳是为金钱上节目,但最后却在节目中更加确信做自己的重要性;带着登顶期待的阿雅和窦骁却被连绵不断的阴雨困在山下,而等到希望重燃时,阿雅却因严重的高原反应体力不支,最后无奈决定放弃登顶;范晓萱在节目中与蒙古族母亲深情拥抱,最后回忆起自己曾给妈妈打的电话而哽咽;甚至一直搞怪搞笑的李诞在片中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柔软。这些明星不为人知的一面统统展现在最真实的纪录片式综艺中,让整个片子不仅仅停留在纪录片的简单纪实中,还满足了普通受众对探索世界和探索未知的愿望,在突出角色的过程中同时也向观众传输了创造者的价值观,避免了纪录片的枯燥无味,提高了受众观看的兴趣。 4 节目不成熟性分析 《奇遇人生》作为一档旅游类型节目,每集的主题是特别分散的,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在选择明星和旅行地的原因方面也没有做过多引导,让观众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能看出里面存在的原因。笔者认为,节目组可以在节目中交代清楚这一点,让受众看到内容中存在的清晰的因果关系,这样就不会显得过分突兀,也可以吸引更多不同年龄段的受众,提高节目影响力。 此外,主持人阿雅的角色感并不是很突出,作为《奇遇人生》贯穿整季的核心人物来说,应该在每一集的开头增加一个主持人阿雅对邀请来的嘉宾的介绍,会让受众更清晰地看到这些嘉宾在平时的生活和参加节目的关联性,更清楚地知道通过他们的爱好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这样会让受众对后续的内容在脑海中做一个清晰整理,并对后续内容产生期待感。同时,阿雅也应该担负起节目中“综艺”的串联部分,否则在综艺方面缺乏情节的进展,更偏向了纪录片。 在选择主题方面,节目组往往想法过于宏大,如“动物保护”等,但最终付诸实践时,仅仅一个小时的节目内容。受众更多的体验是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这种体验很容易会在观众心目中形成节目主题表达不清晰、“高不成,低不就”的印象。 5 结语 如今影视行业中的真人秀节目,往往对于娱乐的元素愈发重视,一味追求流量、搞笑、人设等既定的元素,在节目制作中更追求“秀”而忘了“真”。《奇遇人生》作为一档实验性的纪录片式综艺节目,尽管作为创新型的节目还会有一些不成熟的问题存在,但在突出“真”的过程中,为我国的综艺创造了一种新的节目形式,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新型综艺更多的可能性。这档纪录片式真人秀节目受欢迎的程度也可以让人们看出,受众的审美需求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消遣娱乐层面。要想做出更成功的综艺,节目的创作必须有更深层次的内容来为娱乐节目穿针引线。真人秀节目是节目内容的生产者,也是娱乐精神的代表者,更是文化内涵的代表者,突出特色,有所创新,才可让一档节目真正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李冰,秦亚璐.2018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困境与突围[J].中国电视,2019(4):20-24. [2]金心怡.从《奇遇人生》看纪录片与真人秀的类型融合[J].科技传播,2019,11(7):72-73. [3]吴启越,胡喆.浅析本土化真人秀节目发展与走向[J].戏剧之家,2019(13):132. |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4-11-29 16:29 , Processed in 0.14093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