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庐陵古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赣派民居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同时还能给人们提供审视地方宗族文化、宗教文化、科举文化、风俗人情、礼仪庆典、民间艺术等方面的独特视点。作为庐陵文化的重要载体,庐陵古村是展现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的文化符号,也为学术研究切入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考察对象。然而,随着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庐陵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景观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高度重视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和留存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项连接历史与未来的传承文化的系统工程。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在江西省文化厅资助下,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成立课题组进行了“庐陵古村”系列纪录片的创作摄制。 “庐陵古村”系列纪录片的创作意义 纪录片艺术是高品位的文化产品和影像形式,由于对客观真实的美学追求和记录现实的制作方式,纪录片具有再现历史的文献资料的重要价值,以影像记录的方式对庐陵古村进行纪录片制作是保护和留存历史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庐陵古村”系列纪录片不仅是对庐陵文化的一次影像记录,也是对庐陵地区宗族文化、祠堂文化、风俗文化的一次深入的探索、研究和呈现。它既深刻地反映了庐陵古村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宗族的繁衍,又揭示出庐陵古村居民风俗民情与各种礼仪典制之间的关系,对庐陵文化的影像记录不仅可以为后来者关注和跟进庐陵古村文化研究提供客观详实的影像资料,同时由于影像资料本身具备的巨大的传播特性和影响力,纪录片也是对庐陵古村文化的一次卓有成效的传播与推广,切实实践了纪录片的“文献资料”的文化功能。 课题组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庐陵古村落———渼陂、燕坊、钓源作为拍摄对象,以视觉人类学的制作方式进行影像纪录片的创作。由于纪录片具有记录生活和还原历史的文化功能,因此该系列片不仅是对庐陵古村历史文化、建筑样态和风土人情的客观真实记录,而且还具有文献资料的重要价值。纪录片曾被格雷尔逊誉为“参与社会进程”的“现实主义的锤子”,后被创作者广泛运用到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之中,如《漂网渔船》《夜邮》《藏北人家》《沙与海》《铁西区》《舌尖上的中国》等传世名作。摄制人员试图用纪录片的文化形式对庐陵古村落的乡村宗族文化进行影像表现,真实记录它们的历史传承、宗族渊源、建筑形态、村落布局及人文环境,考察庐陵乡村历史的发展沿革,用影像探寻中国式宗族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传承与繁衍。人们有必要利用影像记录的创作方式,了解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往事,认知一个曾经繁华的鼎盛时代,从古村的牌坊和祠堂中体会古庐陵政治、经济和文化鼎盛的奥秘,从古籍和楹联中读取庐陵先贤留下的家训和族训,传承和撒播庐陵文化的精神血脉,让更多的庐陵古村被人们及后世了解。 “庐陵古村”系列纪录片对庐陵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对于庐陵古村后续的相关研究和庐陵古村的影像创作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其次,在创作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新命题,无疑会给相关研究创作者展开探索提供一些新角度,这对于庐陵文化研究的深入拓展是颇有裨益的;再次,它能引起庐陵地区的人群的关注,唤起人们对庐陵古村文化乡愁的记忆,加深对自身文化的了解,从而促进庐陵古村的繁荣发展;最后,“庐陵古村”系列纪录片以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方式进行广泛传播。这不仅是对庐陵文化的一次传播和弘扬,同时也能吸引外界大量的关注,唤起人们对古村文明的文化思索,为庐陵古村的建设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这对庐陵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庐陵文化的精神血脉的当代传承将会大有益处。 “庐陵古村”系列纪录片摄制过程 “庐陵古村”系列纪录片摄制是由江西省文化厅资助立项的艺术科学规划课题,2015年立项,项目名称为“庐陵古村的影像化传播———以渼陂、燕坊、钓源为对象”,以庐陵古村为研究创作对象,以摄像录制的方式进行影像资料的记录。江西吉安古称庐陵,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3个,特色历史文化名村12个。摄制人员以视觉人类学的制作方式进行影像纪录片的创作,按照计划预计呈现一个“庐陵古村系列”的影像纪录片。纪录片共为三部,分别为渼陂篇、燕坊篇和钓源篇,总时长约75分钟,每部纪录片约25分钟。这些古村各具特点,渼陂以明清建筑为主,融宗教、祠堂、书院等文化形态于一体;燕坊上可追至南宋,村内宗祠、牌坊、民居、古井保存完好;钓源则村落建筑格局呈八卦状,居民奉欧阳修为宗。纪录片对庐陵古村落的乡村宗族文化进行系统表现,用纪实影像去真实地呈现它们的宗族渊源、建筑形态、村落布局以及生存环境,考察庐陵古村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沿革以及乡土风俗人情,用影像记录的创作方式来探寻中国式宗族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希望能够体现出重要的文献意义和文化价值。 经过多方协调和细致筹备,摄制人员对渼陂、燕坊、钓源等古村进行了大量的亲身走访和实地考察,并与当地政府单位、旅游管理部门、当地村委会取得联系,整理和采集了大量的图片、视频、文件、数据等第一手资料。另外,摄制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查阅了庐陵古村的文献资料,大量参考了庐陵古村和庐陵文化的研究著作和影像文本,并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得了丰富的信息。经过知名庐陵文化专家和学者的论证和把关,摄制人员对采集到的繁杂庞大资料信息进行了归纳、总结、整理和分类,去粗取精,舍弃了次要和琐碎的信息,选取最能代表庐陵古村特色和具备研究价值的内容,进行加工重组,并组织专业制作团队进行了整体的策划和创作,形成了前期的拍摄文案和脚本,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工作计划投入纪录影像的创作过程中。经过漫长艰苦的素材拍摄和采访记录的工作阶段,课题组得到了高达300G容量的影像素材,随后组织专业制作人员进行加工、剪辑、配音、字幕和包装,最终完成了“庐陵古村”系列三部文化纪录片完整成片,分别为《庐陵古村之渼陂篇》《庐陵古村之燕坊篇》《庐陵古村之钓源篇》。 “庐陵古村”系列纪录片立足于庐陵古村自身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点,如渼陂的建筑特点与宗族文化的关系,燕坊古村落民居特色与重商传统的联系,钓源古村独特的建筑格局的文化意义进行展开,采取跟拍、航拍、记录、访谈、解说等各种方式进行影像创作,力图客观真实反映庐陵古村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繁衍,揭示庐陵古村的宗族文化传统、社会文化仪式,以及居民风俗民情等,对庐陵文化的古风古韵和宗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做影像上的探寻和展现,为后来者关注和跟进庐陵古村文化研究提供客观详实的影像资料。 “庐陵古村”系列纪录片制作完成后曾在小范围内进行了传播和交流,得到了井冈山大学师生的诸多好评,并且获得了庐陵文化和庐陵古村相关研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褒扬。此课题的影像成果也启发了一些对于庐陵古村落文化研究的新角度和新方向,激发了以井冈山大学师生为主体的一批影像创作者的兴趣。他们纷纷拷贝成品以供参考学习,并投入到关于庐陵影像的再生产和再创作之中。很多大学生以庐陵古村为选题的影像作品纷纷新鲜出炉,甚至还在校内校外获得奖项,并作为毕业设计作品通过了答辩。这些影像作品也在互联网上有一定的传播,获得了比较高的关注度和点击量,这也是“互联网+”时代下对庐陵文化的一次成功有效的传播和推广。 总结反思 庐陵古村落历史悠久,名闻遐迩,可以说是传播庐陵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号。然而,大众文化语境中对庐陵古村文化的传播方式多见于图片、文字等媒介载体,少见于纪录影像,而在现代全媒体传播时代,影像传播是传播能力最强大的媒介传播方式,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珠玉在前,使用影像记录的方式传播庐陵古村文化,借助现代媒介传播传统文化,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兴起的今天,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文化尝试。 需要强调的是,庐陵古村落承载着深厚绵长的人文信息和历史文化价值,其宣传、维护和开发仅仅靠村民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力呼吁社会各界协同行动和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方式保护、利用。做好历史文化传统的当代传承与接受,保存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和美丽乡愁,这也是我们做庐陵古村系列纪录片并大力宣传的一点初衷。 |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4-11-30 10:45 , Processed in 0.05303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