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BBC创作播出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在数量上呈逐年攀升趋势,其关注点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然风景,转而聚焦中国政治、经济、教育、生态、科技等具有现实意义的拍摄主题。这既反映了BBC创作视角的多元,也折射出中国的快速发展给国际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偏见与想象:BBC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双重标准” 近年来,BBC创作并播出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体现了其卓越而娴熟的“他者叙事”策略,既有对中国意识形态式的描述,又有乌托邦式的呈现;既有正向的赞美与想象,又暗含负面的话语偏见。“在具体的形象塑造方面,纪录片对于中国形象既没有一味贬低,也没有特别地拔高,而是进行了充满矛盾感的‘双重’形象建构。”1法国学者让马克·莫哈认为:“形象学所研究的一切形象,都是三重意义上的某个形象:它是异国的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最后,是由一个作家特殊感受所创作出的形象。”2据此,哲学家保罗·利科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深层次论述,“凡按本社会模式、完全使用本社会话语重塑出的异国形象就是意识形态的,而用离心的、符合一个作者(或一个群体)对相异性的独特看法的话语塑造出的异国形象则是乌托邦的”3。本文借用文学研究中的“意识形态形象”与“乌托邦形象”来探讨BBC中国题材纪录片的价值构建特征。 在跨文化传播中,通常将带有他国文化偏见与思想烙印的“意识形态形象”阐释为负向的、丑化的;而将“乌托邦形象”诠释为正向的、美化的。爱德华·W·萨义德认为:“东方几乎是被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自古以来就代表着罗曼司、异国情调、美丽的风景、难忘的回忆、非凡的经历。”4而BBC中国题材纪录片的价值倾向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两极话语间游走,不自觉会带上“他者注视”下的文化烙印。结合叙事学理论,可以将BBC中国题材影视文本价值倾向划分为正向的、负向的与较为中立性的态度呈现。本文选取5部BBC中国题材纪录片中的7集(《今日中国》第3集,《中国人来了》第1集、第2集,《中国如何愚弄了世界》,《中国市长》,《中国创造》第1集、第2集),对其进行视听层面的统计分析,把每一部纪录片中每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作为一个分析单位,运用定类测量的研究方法将纪录片议题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与军事力量六大类别,汇总出这些纪录片在议题呈现方面的价值倾向特点。 表1 5部BBC中国题材纪录片议题事件与价值倾向统计表(单位:次) 下载原表 表1 5部BBC中国题材纪录片议题事件与价值倾向统计表(单位:次) 在这5部BBC中国题材纪录片的7集中,总计呈现105个议题事件,其中对中国形象塑造偏正向的事件有26次,占比24.76%;较为中立性的事件出现了32次,占比为31.48%;而对中国认知呈现负向、丑化的议题事件有47次,占比44.76%。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BBC中国题材纪录片对中国态度的认知呈正向还是负向或中立,是针对某一事件叙事的整体性而言,而非单单指影视视听语言中的某一画面或某一采访对象的某一句话。综上,2000—2016年BBC播出的5部中国题材纪录片议题倾向在总体上呈负向,即“他者视角”下对中国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形象”烙印与认知偏见。对于其他的BBC中国题材纪录片,如《中国的资本主义革命》《中国的秘密》《驾车游中国》等,因其“丑化中国”的价值倾向相对来说比较明显,本文没有进行专门的视听内容分析。 5部BBC纪录片的态度倾向不论是正向的还是中立的,抑或是负向的,都意在表明BBC中国题材纪录片创作的“双重标准”原则。以《中国如何愚弄了世界》和《中国创造》为例,它们在叙事手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如何愚弄了世界》运用大量篇幅讲述了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拥挤的车流、快速的施工、紧张的装修都意在展示“中国式速度”,一面是极尽渲染的夸赞,一面又以极具讽刺性的语言形容“这个巨型城市是正在进行中的激进外科手术”,类似“unbelievable transformation”的话语表达较为常见。2016年,BBC播出了3集纪录片《中国创造》,其对中国的态度倾向稍有缓和,主要关注了中国科技的突飞猛进,从中关村创业大街到自动驾驶汽车,从微信快捷下单到京东4分钟物流快递,再到高等院校研发的机器人羽毛球创新技术与无所不在的街头监控技术等等,都意在表明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然而,《中国创造》同时还着重聚焦了中国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劳动力竞争等突出问题,以欲抑先扬的方式提到“如今的中国已不再是只会复制他人劳动成果并将之批量生产的国度了”,以及“西方文化科技的涌入令中国式创新蒸蒸日上”等等,类似的叙述正是BBC中国题材纪录片“双重标准”创作逻辑的彰显。 二、介入或观望:BBC中国题材纪录片的价值倾向评析 异国形象的“他者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带有一定文化偏见的跨国想象,这种想象的再现究其根本是根植于主体的“无意识”。相较于BBC中国题材纪录片呈现的中国形象问题,中国观众是以内在的“自我”视角来观看,而西方观众则是站在与“我们”较为相对的“他者”立场来看待中国式发展。近年来,这种“他者”视角塑造中国形象是“观望”式还是“介入”式的呢?是一如既往的“丑化”与“奇观化”中国,还是对中国的认知态度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呢?基于前文对BBC中国题材纪录片议题事件价值倾向的微观分析,本部分借鉴徐晓波《论NHK涉华纪录片的题材选择与价值倾向》一文的题材和倾向两个方面,对12部BBC中国题材纪录片进行纵向的、宏观的、历史感知层面的解读,总结得出新世纪以来BBC中国题材纪录片对中国形象认知的整体倾向。 表2 NHK涉华纪录片题材与倾向分值标准表 下载原表 表2 NHK涉华纪录片题材与倾向分值标准表 笔者在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及学者研究文献,并结合人民网纪录片频道、CCTV-9纪录频道、中国纪录片网、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知乎、百度等网站的相关影视作品或影评分析后,对2000—2016年BBC创作播出的12部中国题材纪录片进行了总体价值倾向评分,给出了相应分值,并进行了信度检验,如表3。 表3 BBC中国题材纪录片(2000—2016年)价值倾向分值表 下载原表 表3 BBC中国题材纪录片(2000—2016年)价值倾向分值表 BBC播出的这12部中国题材纪录片的题材与价值倾向总计分值为-4.50,平均值为-0.375,即总体上BBC中国题材纪录片在2000—2016年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仍以负面为主。依上表统计可知,价值倾向分值为-1.0的BBC中国题材纪录片数量占比为50%,即12部BBC中国题材纪录片研究对象中题材中性、倾向负面与题材负面、倾向负面的一共占二分之一,这显然与西方创作者介入式地塑造中国形象不无关联;而题材中性、倾向中性的BBC中国题材纪录片占比为33.33%;题材正面、倾向偏中性与题材正面、倾向正面的纪录片各有一部,占比分别为8.33%。综合前文对5部BBC中国题材纪录片议题倾向的统计分析,加之本部分对12部BBC中国题材纪录片的总体价值倾向梳理,可知近年来的BBC中国题材纪录片在微观叙事与宏观表达层面并没有体现西方媒体对中国认知态度的较大转变,其负向的、丑化中国的纪录片比重一直多于偏正向的纪录片。即使近几年BBC中国题材纪录片的价值倾向在视听表述方面语气有所缓和,也一定程度上体现其“双重标准”下“他者叙事”的介入式创作技巧,如纪录片《驾车游中国》《中国的秘密》《中国创造》等,其对中国的价值倾向就较为明显。 三、BBC中国题材纪录片价值倾向的赓续 2015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英国领导人曾共同发表《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提到双方要“促进文化教育联系,加强体育、媒体交流”。近几年,中英两国合作播出的相关影视作品日渐丰富,仅2015年之后BBC创作播出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就达几十部,如《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中国的秘密》《中国崩溃?》《中国市长》《最宏伟的陵墓:古代中国的秘密》《中国计划生育大军》《中国创造》《中国的故事》《上海之味》《中国新年》《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和《文明》等。这不仅可以看出中英文化交流的日趋活跃,也暗示着西方媒体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密切关注。影片数量的增多是否意味着西方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发生了些许转变呢?清华大学博士后杨颖和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潘梦琪在《BBC中国话语的新转向?———与史蒂夫·休利特的访谈》一文中,与英国知名媒体评论家,BBC《媒体大观》主持人、制片人史蒂夫·休利特进行了探讨。史蒂夫·休利特认为:“事实上,我个人并不认为BBC对中国的话语态度有实质性的转变。这种看似改变的现象,实质上可以解释为BBC对中国的‘接近性’和‘熟悉度’的增加。”5尽管中西方合作在不断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BBC或者其他媒体就轻易改变了语调和态度,或者是政府在主导媒体转变对中国的态度。这只意味着整体大环境在逐渐转好,中英合作在不断升级”5。虽然BBC中国题材纪录片拍摄主题更加多元,但中英两国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与西方媒体话语态度的转变并无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只能表明二者之间互有影响,作为充要条件,这与复杂的政治情境、历史文化差异、影视创作理念、中西方思维方式等多重因素有关。 “每部电影都偏向某种意识立场,因此褒扬某些角色、组织、行为及动机为正面的,反之也贬抑相反的价值为负面的。”6路易斯·贾内梯等人也认为,电影因其意识形态明显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中立的、暗示的、明示的三种。中立的态度在BBC中国题材纪录片中表现为客观的镜头画面、采访对象话语的中立、采访事件的客观叙述,并不触及是非观念的对错;而暗示的、明示的意识形态在BBC中国题材纪录片中使用得较为娴熟,主持人叙事语言的夸张、“欲抑先扬”手法的运用以及中国式符号化的隐喻等,都意在表明“他者视角”下的“异域的东方”“想象的东方”。从微观的视听话语分析到宏观主题选择与价值倾向构建,BBC中国题材纪录片虽有对中国形象的正面认同,但这些认同多集中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叙述层面,而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与价值倾向相对来说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通过对BBC中国题材纪录片进行横向、纵向的历时性分析,观众也可察知BBC创作者在操控“他者叙事”话语层面占有的主动权。BBC中国题材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一定程度上是西方强势话语下的“他者想象”,是西方社会进行自我审视、自我想象和书写的一种表述方式。 注释 1许诺.“分裂”的话语与双重的建构---BBC纪录片《中国创造》探析[J].对外传播,2016(08):31-33+1. 2让-马克·莫哈.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续)[J].孟华译.中国比较文学,1995(02):144. 3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9. 4[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5(6)杨颖,潘梦琪,史蒂夫·休利特.BBC中国话语的新转向?---与史蒂夫·休利特(Steve Hewlett)的访谈[J].全球传媒学刊,2016(02):130-133. 6[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焦雄屏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5-1-10 15:50 , Processed in 0.05790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