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部落-高清纪录片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纪录片创作探究

发布者: 小白兔| |原作者: 裴明明 吉林师范大学2020-2-5 19:36
查看: 383| 评论: 0
摘要: 一、选题要创作一部纪录片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选题,一个好的选题会直接影响一部纪录片的质量。那么纪录片在选题时又具备怎样的独特性呢?“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把纪录片定义为“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因此纪 ...
一、选题
要创作一部纪录片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选题,一个好的选题会直接影响一部纪录片的质量。那么纪录片在选题时又具备怎样的独特性呢?“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把纪录片定义为“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因此纪录片无论是反映哪些方面的内容这都是现实存在的,但是仅仅有现实的存在还远远不够。

要想让纪录片保持一定的品质就要使选题能够与人文情怀相关联。首先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虽然是在介绍美食,但同时也在向观众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美食的关系等。另外《我在故宫修文物》向观众呈现的也不仅仅是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同时还有人与物的相互陶冶、丰润与传承。如果不考虑这个因素也可以拍出精彩的纪录片,但是这种精彩仅仅停留在形式的层面,就像一栋外表特别华丽的房子,里面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可以带给观众短暂的视觉享受,但是想让片子真正触动观众的内心并且在情感上拉近与创作者的距离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纪录片的选题要考虑戏剧性。纪录片虽说是还原客观事实,但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就像给观众讲故事。注重了戏剧性那么这个故事就讲成功了,不考虑戏剧性那么最终观众看到的就是一部流水账。在指导学生毕业创作的过程中,在探讨选题阶段出现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学生的选题是想围绕一个北漂的年轻人和留在家乡为了家庭而辛苦奋斗的农民工的工作状态展开拍摄,从而表现他们面临着不同的责任从而做出的不同选择。当问到他们想拍哪些内容的时候,学生说想拍他们日常的工作,这个思路直接就被否定了。以此选题为例,北漂也好农民工也好,拍摄他们的工作状态并不能说明什么,他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的工作状态都是这样的,和他们有着相似经历的这一群体也是这样工作的,因此想要说明问题要找到他们身上有和别人不同的经历或者发生的事情,在讲故事的同时他们的工作状态也就表现出来了,通过故事中涉及的与主人公相关的人物关系也清晰地呈现出来了,最后既达到了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同时从观众的角度也能更好地理解创作者的用意。

纪录片的选题要避免盲目性。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的成功问世促使了弗拉哈迪改行做了电影导演,后来他以同样的方法拍摄了《摩阿那》,但是后者却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成功。首先是影片相同的呈现形式对观众的吸引力已经不像《北方的纳努克》问世时那么大,其次是《摩阿那》中表现的内容,比如毛利人的生活场景,大家在其他影片中已经看过。所以当后者出现时观众只会觉得是对以往影片的重复。《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从播出开始,就引发了观众的热议,主要是第三季并没有满足观众的期待。第二季与第一季相比加入了更多人与人之间的故事,但是第三季在第二季的基础上并没有太多可以吸引观众的点。第三季从厨具、小吃、宴席、食养等方面来解读食物,虽然涉及的面广了,但是所讲的故事却不吸引人了,虽然形式与前两季相似,但是内容不一样了,表现的重点也不再是美食。因此在选题时不要只看到相似的成功案例,直接去套用、去模仿,而要考虑自己要拍摄的选题适合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寻找新的视角,否则创作的影片只会受到原有影片的影响而显得毫无品位与新意。

纪录片的选题要具备价值性。说到纪录片的价值,我们就需要考虑为什么选择这一选题进行拍摄?拍摄这一选题有什么价值?现如今对纪录片进行选题时容易进入到的一个误区,那就是所做的选题是比较新奇的,换句话说就是猎奇。纪录片选题到底需不需要猎奇呢?需要。因为如果拍摄的纪录片选题是大多数观众比较熟悉的领域或者是观众熟知的人或事,就影片本身来讲,对观众就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是纪录片的价值不仅仅是猎奇,不仅仅是让观众了解未知领域的人或事,而且还要考虑有没有被关注的价值,有没有被分享的价值,有没有值得被保存的价值。纪录片中出现的画面是具有偶然性的,所以当一部完整的纪录片出现的时候,观众看到的画面在现实生活中是极有可能不会再次重复的,比如现实主义纪录片《二十二》,这部纪录片被喻为“是在与时间赛跑的纪录片”,片子的主角都是处于弥留之际的“慰安妇”们,她们中幸存者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那段屈辱的历史有可能也会随着她们的逝世而被淡忘。

二、拍摄
创作一部纪录片,拍摄的过程决定了创作者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使观众感受到创作意图。任何一部类型的影片在创作过程中都要讲究拍摄技巧,选择什么样的拍摄方法才能使画面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这是每一个创作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纪录片创作中对这一要求的把握更加需要考量。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拍摄方法只讲究是否得体,方法永远不会过时。在卢米埃尔时代,拍摄影片时只要摄像机固定不动,任由眼前的事物发生、发展,没有人为的干预,没有事先安排好的剧情走向。如今看来,这种方法无疑是比较简陋的,但是依然有很多影视作品在沿用这种方法,并且依然能拍出很高级的电影。因此拍摄技巧并无高低之分,只要适合创作的片子,那这种拍摄方法就是最好的。德国导演沃纳·赫尔佐格说过,“你面对的是一个精彩的场景,那你不需要很多摄影技巧,只要让摄像机安安静静待在那儿把这个场景拍摄下来就已经成功了”。纪录片《犴达罕》讲述的是酗酒的鄂温克人维加在悲伤中徒劳地走在寻找最后一头犴达罕的路上。整部影片没有先进的拍摄设备,没有过度地追求拍摄技巧。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观众就像是倾听者,朴素的镜头,不刻意掩饰和处理的晃动,画面随着时间的流逝静静地流淌着,同样让观众感受到了主人公维加在面对鄂温克民族狩猎文明被逐渐取代之时内心的空虚与茫然。观众的观影感受并没有因为简单的拍摄和记录而削弱,反而通过没有太多技巧的画面更加体会到了维加的处境。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拍摄方法都不会过时,哪怕是卢米埃尔时代的方法,只要是针对特定的素材,依然是最合适的方法。

纪录片拍摄时创作者与主人公可以进行角色互补。纪录片本身讲究真实性,但是纪录片要想带给观众“真实”的体验,绝非易事。大部分纪录片的拍摄形式与电影手法相似,所以被拍摄人物的表演成分、场景的扮演程度都会影响纪录片带给观众的“真实感”。创作者最初的身份是旁观者,主人公作为影片的参与者,在拍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还原这种真实感,就要求创作者能够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影片中来。比如在影片中可以充当倾听者,可以充当主人公的朋友。让主人公信任你,让他周围的环境信任你,当然这个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比如纪录片《犴达罕》,维加在醉酒的状态下能够卸下防备,对着导演顾桃敞开心扉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导演顾桃在创作《犴达罕》时在森林里已经生活五年了,这五年顾桃和他的摄像机早已成为当地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五年顾桃俨然从一个单纯的创作者变成了参与者,这几年的拍摄过程他和维加一起喝酒,一起寻找犴达罕,对于维加而言他是朋友,他是倾听者。所以当《犴达罕》这部纪录片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观众自然能够站在倾听者的视角,看导演顾桃如何将维加的内心世界娓娓道来。这种真实的传递不是单纯的客观记录,而是创作者能把触动自己内心的一幕传达给观众。弗拉哈迪在创作《北方的纳努克》时,花了22个月的时间跟爱斯基摩人一起生活,并与他们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爱斯基摩人对他的整个拍摄活动都非常熟悉,他们之间甚至形成了一种默契。爱斯基摩人会根据弗拉哈迪拍摄的内容提出建议,告诉他应该拍什么样的内容来表现他们的生活会更加合适。在这个过程中,原本的主人公这一角色也多了一重创作者的身份,他们能帮助创作者挑选拍摄的内容,从而激发拍摄的灵感。

纪录片的镜头具有偶然性,所以要求在拍摄时时刻准备着。纪录片在拍摄时要求拍摄者要具备对意外事件或意外动作的敏感性,并迅速做出反应。在拍摄过程中有些事或动作是存在预见性的,要在事情或动作发生之前的短时间内迅速调整拍摄状态。对于拍摄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人或事,首先是要把它记录下来,再去考虑是否有继续拍摄的必要。纪录片《9/11》是美国世贸中心倒塌那一天,唯一一部从大厦内部拍摄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朱尔斯和戈登兄弟正在拍摄纽约消防员的纪录片,正在此时,天空中传来刺耳的飞机引擎啸叫声,朱尔斯本能地向天空抬起了摄像机。及时地拍下了飞机撞进世贸中心之前的、唯一的地面近距离现场影像。接下来进入世贸中心到另一座楼倒塌再到撤出甚至在他即将被掩埋的时候依然保持着拍摄。最终把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极度危险的危机现场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讲遇到这样的意外的概率很小,更何况还能把现场记录下来。本来只是一次常规的拍摄,他们准备了足够的电池,足够的磁带还有便携式灯光,当意外来临时所有下意识的行为都是成就这部纪录片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剪辑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片子,在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求创作者具备编辑意识,一个剪辑师相当于半个导演,剪辑的过程可以说是对影片重新塑造的过程,纪录片也是如此。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在纪录片里真实性不仅体现在选择这一题材拍摄这一画面时还原的客观事实,这一属性也同样表现在后期的剪辑中。与剧情片不同,纪录片的剪辑没有提前写好的脚本,只能在拍摄的众多素材中进行挑选和组合,所以素材重组的过程中要保证无论是事还是人都要按照客观事实中存在的形象进行还原。比如在某些电视节目中,拍摄结束后进入到后期剪辑中时,观众就会发现节目中的某些人物的性格塑造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完全不符,节目为了增加收视率在后期剪辑时故意放大人物的性格弱点,甚至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完全颠倒,以至于观众对于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口诛笔伐。收视率纵然有了,但是真实性到底还有多少呢?所以一部纪录片的真实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拍摄时的场景是否真实,最终影片按照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后期剪辑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纪录片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完美结合。每一部纪录片在拍摄结束后都会有大量的素材,而剪辑的工作就是在众多的素材中根据导演的创作意图挑选可以表现主题的镜头片段进行组接。最终向观众呈现哪些画面完全取决于导演的主观意图。比如,顾桃从2007年开始,用超过500小时的素材剪出了三部自成一体的人类学纪录片:《敖鲁古雅的养鹿人》《雨果的假期》和《犴达罕》,这三部纪录片并称为“鄂温克三部曲”。这三部纪录片主人公不同,各自有着不同的故事,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蕴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壮和哀婉,这就是导演的意图。用500多个小时的素材最后成就了这四个多小时的纪录片。所以说纪录片中蕴藏着创作者的主观意图,但是无论他们挑选什么样的画面,无论想表现什么样的意图,他们的片子中所呈现的人物和事物都是客观真实存在的,因此纪录片可以称为主观与客观的完美结合。

纪录片要具备故事性,要想把故事讲得更精彩,就需要在后期剪辑中重新对画面进行组接和叙事。但是纪录片中的故事是没有人为地干预和设计的,如何在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中增强纪录片的故事性,就需要在剪辑的过程中打破常规的平铺直叙的叙事模式。在纪录片剪辑中,既可以遵循蒙太奇理论,也可以遵循长镜头理论,无论是哪一种都可以实现对纪录片的再造。选择合适的蒙太奇手法对叙事结构进行重新架构,找准故事的转折点,看前后有无逻辑关系。比如把想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放在与之相关的人物关系中去表现,通过具体的事把人物关系展示出来。若根据纪录片的需求,选择长镜头进行表现,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既有强烈的纪实性又有时空的完整性,这便是属于纪录片中故事的特有的属性,本身就是能够吸引观众的。无论使用哪种方法,目的都是让纪录片中的故事更加精彩,但是要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才能达到我们最初的目的。

纪录片无论从选题、拍摄还是到后期制作都有着独特性,正是由于这些独特性,当一部好的纪录片问世时不仅会在观众群体中引发强烈的反响,对于现如今这个时代的发展也起着见证和促进的作用,因此,希望在电视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能有更多有价值、有深度的纪录片呈现。

参考文献
[1]王紫潇.真实与道德:纪录片《二十二》的艺术风格与历史反思[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4).

[2]杨康林.纪录片真实性在剪辑中的体现[J].传播力研究,2018,2(16).

[3]程楠.浅析纪录片剪辑[J].戏剧之家,2016(21).

[4]郑浩.纪录片创作中的选题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9,3(15).

[5]郑燕历.纪录片创作如何处理真实性与主观表现的关系[J].视听纵横,2019(0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5-1-11 20:08 , Processed in 0.05527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