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出高转化率的详情页呢?本文笔者将以课程详情页为例,讲述详情页撰写的两个原则和一个核心。 前两天跟朋友吃饭,讨论一个问题 :“为什么初级文案的工资低? 是文案不重要吗?是文案很简单吗?都不是。 我个人觉得是因为文案这个岗位,做到60分还是蛮容易的。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谁还不能写个几百字? 这几年知识付费行业兴起,为了卖课,诞生了很多文案相关的岗位,包括:写软文的、写详情页、push、banner、弹屏的等等。 所以,一波刚毕业的文科生便踩进了文案的岗位。 一、能写文章就是好文案吗? 我觉得答案是NO。 文案分为品牌文案和转化文案,品牌文案需要创意和文采多一些,但是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 对于课程来说,更被需要的是转化文案,而转化文案重要的是逻辑。 今天我们以“课程详情页”为例,来看看,转化文案这个事。 先送上本文大纲: 两大前提和一个核心1. 两大前提需要注意的是:想要写好一个课程详情页,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前提。 1)足够了解用户 你最终的目的是向用户兜售你的产品,那了解用户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这里就不阐述具体的方法了,只分享一个小的标准:即你要了解到,你看到一个知识点就能知道你用户的兴趣度是多少。 这个一方面需要感性的,贴近用户的角色;另一方面也需要理性,有历史数据的概况。 2)足够了解课程架构 这个和销售要完全了解产品是一个道理,如果你不了解课程,那很难相信你可以写出好的详情页。 对于刚接触某个行业/课程的文案,可能需要将课程听一遍,从而充分了解。但如果你对一个行业和课程内容很熟悉,那可以着重了解框架。 2. 一个核心这里的一个核心指的是“明确转化逻辑”。 你不能看别人家详情页是从课程大纲到导师介绍,你就照搬。这样一方面是可能水土不服,另一方面从个人成长的角度,你很难有所突破。 所以,我们要学会看到好的详情页背后的转化逻辑。 笔者总结了一个简易版课程详情页的转化逻辑和模板,大家可以参考下: 这个逻辑可能不够严谨和专业,但确实就是我们详情页的核心,所以这里先给大家解释下这个逻辑。 第一部分即:课程导语,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激发用户需求,这个需求的产生可能是因为焦虑,也可能是因为虚荣心,这个由产品决定。 第二部分即:课程简介和大纲,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我可以满足你的需求,并且为你展示如何满足你的需求。 第三部分即:权威背书和案例展示,承担的任务是让你相信我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第四部分是:给予动机,这个承担的责任是减低你的决策成本,让你加速购买。 举个例子,这个逻辑转换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是这样的:
那具体如何在两个原则和一个核心的指导下,撰写出高转化率的详情页呢? 二、让我们一起写好详情页很多人会问,那是不是我写的时候就按照上面的逻辑去写?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上面的逻辑是展示给消费者看的,也就是你最终的呈现是要按照这个逻辑排列。 但是在撰写阶段,我有一套可能不太成熟但是我在用流程,分享给你们。 【注:这套流程是适用于你拿到成型的课程,如果是参与课程打磨环节,则不适用】 1. 初读课程,搭建框架-对应【课程大纲】首先拿到一门课程之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学习课程。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我知道这可课程讲什么,而在于掌握课程的结构,并把课程知识点与及用户痛点进行对应。 这里需要注意:并不是课程讲的东西我们都要宣传出来,一个知识点是否有用不仅仅取决于老师讲的是否精彩,还取决于学生们是否有需要。 脱离了实际需求的产品,再好也没用。所以,在搭建课程框架的时候,在原有实际课程框架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需求进行包装。 一般来说搭建框架即课程大纲的撰写,要分两步走: 1)写出结构 明确我们的课程分为几个部分,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几个章节。 在划分结构的时候要做到两个点:有逻辑、有层次。 我们以某课程的详情页面来分析下: 首先,是有逻辑:这个课程详情页将课程划分为了四大部分——即概述、心法篇、技巧篇、工具篇,而这四部分的排列就是一个人掌握写作技能的路径。 这里面的逻辑很好理解,从岗位背景切入,到这个岗位所需技能背后的心法,也可以理解为底层逻辑,相当于学习数学要回的乘法口诀和加减法,是进阶必备的技能。 等你明白底层逻辑就给你可以直接落地的技巧,最后再给到可以帮助你更好落地的工具。 其次,是有层次:可以看到这四部分我们能很明显的把视线聚焦在技巧篇。 原因一方面是技巧篇的内容本身比较多,另一方面则是凸显重点。将容易量化和效果外化的部分进行重点阐述,最大程度抓住消费者的眼球。 试想一下如果这四部分描述占用的篇幅一样多,用户看到很可能会找不到重点。 2)优化文案 课程大纲的文案,一般来说有两个描述方向:即给予新知和引发好奇。 a. 给予新知 这里给大家分享2个使用小技巧: 首先是字眼方面,善用数字和新词,数字可以让人有掌控感和满足感,新词可以让用户觉得高端。 其次是结构方面,善于展现结果,即通过你这个知识我能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上面的详情页中,用到的基本属于”给予新知”的方法。比如“1个模板,3个要领,把读者带入你的画眼中”,就是依靠的“数字辅助+展现结果”。 一方面让用户觉得这是他不知道的知识,另一方面显得容易这个技巧可量化容易掌握。 b. 引发好奇 我们分别来看一下,如果把上文的内容转化为引发好奇模式,应该怎么做。 比如“1个模板,3个要领,把读者带入你的画眼中”,可以转化为 “如何让读者更有画面感?你需要这么模板”。 这两种模式适用于不一样的场景,有很多没用新知的知识点,可能用引发好奇更合适。 引发好奇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隐藏关键点,变为疑问句。 比如:文案怎么写,才能引发读者好奇? 2. 统筹全篇,直击痛点-对应【课程导语、课程简介】这个阶段我们已经看完课程,写完大纲,可以说对“我们有什么”,已经如数家珍了。 此处把课程导语和课程简介放到一起,是因为想要写好这两部分,都需要对课程的整体把控性特别强,而且这两者有共通之处。 那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下: 1)课程导语 课程导语的目的是引发需求,那具体如何引发呢?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明确主题/身份:即用户能立刻感知这个课程是与之相关的,这样用户才会继续看下去。 其次,就是引发需求:这里面会包含不同的情况。 如果是刚需课程,那这部门可以开门见山了,此处不讨论;如果是非刚需课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击痛点,制作焦虑”。 所以,就对应到我们开始说的前提,如果不了解用户,就根本做不到直击痛点。 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展示一下: 即使大家不了解这个课程的具体内容,单看前两句:“教培行业不缺咨询师,缺的是一年就签下千百万业绩的优秀咨询师。普通咨询师和优秀咨询师的差别在哪?” 这句文案,做到了第一步,明确身份。让用户看到的第一眼就知道课程面向的是教培行业的咨询师。但第二步却还可以优化。 首先,我们先看问题在哪? 第一:普通人看到“千百万业绩的优秀咨询师”这个身份,因为差距太大对比感不强烈。 第二:普通咨询师和优秀咨询师的差别在哪?这句话没有实际含义。 第三:没有代入感。 那我们尝试下能不能优化,首先咨询师的痛点,就是能不能快速赚钱。【不喜勿喷】 “同样是成为咨询师业的第3年,同事每个月要比我多赚3000元。不停的加班练话术、努力记笔记,可努力的我,为什么就是业绩不够好?我,到底应该怎么做?” 2)课程简介 因为前有课程导读,后有课程大纲。而课程简介和课程大纲一起承担着给消费者”解决方案”的责任,所以一般来讲采取”直接描述+结果呈现“的撰写方式即可。 比如:“本课程由****历时***天打造,通过**分钟,给你讲述******。”“让你实现从***到****的蜕变。” 课程简介存在的最主要目的其实是前情总结,让用户对课程形成整体认知。否则直接从痛点到了课程大纲,容易感觉散乱,抓不住重点。 3. 资源盘点,课程增值-对应【打造信任,给予动机】现在已经完成了课程的主框架了,接下来我们就要看这个课程能不能”锦上添花”,让课程更快更容易的卖出去。 我觉得可以理解为:我们已经有苹果了,怎么让它变成平安果,不仅能卖的出去还能卖的很贵。 1)打造信任 这一部分相对容易,主要实现路径有两个:一个是权威背书;另一个是过往案例的包装。 那最糟糕的情况可能是我们没有名师、也没有背书、也没有案例,怎么办? 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对讲师过往的某个案例进行包装,或者对课程打磨过程进行包装。 如果都没有,那只能在下一部分多努力了。 2)给予动机 到这个阶段,情况基本是:我需要苹果,你也有苹果,但是我还没想好要不要买。 一般来讲,顾虑一般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顾虑:个人顾虑主要是跟个人相关的因素,常见的有价格、时间等。 2.产品顾虑:对产品的有效性、实用性、性价比等还存在质疑。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他们的顾虑,打消他们的顾虑。 前面我们已经解决了需求问题,即看到这里的用户,一般是对课程有需求的。 那现在考虑的就是这么几个方面:
对应到用户的顾虑,一般来说,我们解决这个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最好按照ABC的逻辑进行): A. 增值服务:比如班主任伴学、资料包赠送、工具包赠送、全国**行业交流群等。【这部分根据情况而定,很多是在课程打磨期间设置增值服务】 B. 效果外化: 直接以文字再次告诉他这次课程可以收获的东西有什么。这个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来说要有一个核心点位主体。 C. 限时优惠:给予用户最后一击。 总之就是告诉用户:我好,我真的很好,来买吧。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我想吃菠萝,你也卖,可是我最终决定还是不买了。因为我不想削,吃起来太麻烦。 那这个时候你如果能洞察到我的心理,可以削好并且切成块卖给我,我就会买了。 这是你对于菠萝这个产品给予的增值服务,而这个增值服务就可以打消我的购买顾虑。 4. 落笔成型-【一份合格的课程详情页】最后就是要根据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进行排序优化了。 以上的各个步骤和模块并不固定,适用的只是逻辑。更多的是要我们根据自己用户和课程的特点,进行匹配优化。 需要注意的是:一份宣传物料的好坏,不能凭个人喜好判断,而是要根据效果判断。 好了,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心得: 我们都知道60分容易,80分难,可是苦于不知道怎么做到80分。 那就不断试吧!实践出真知。 |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4-11-28 09:32 , Processed in 0.09262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