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部落-高清纪录片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纪录片解说词创作有什么技巧?

发布者: 小白兔| 2019-2-5 17:40
查看: 792| 评论: 0
摘要: 原标题:试析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创作技巧——以《地球脉动》为例作者:彭晓燕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在《电视与大众文化模式》中指出:电视产品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多重结构体……就电视纪录片这种产品而言,其 ...


原标题:试析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创作技巧——以《地球脉动》为例
作者:彭晓燕

纪录片解说词创作有什么技巧?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在《电视与大众文化模式》中指出:电视产品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多重结构体……就电视纪录片这种产品而言,其表层结构形式最起码包含视觉话语和听觉话语,视觉话语由所记录的电视画面构成,听觉话语则包含解说、音乐、音响三部分,这些表面看似简单的结构成分其实是构成电视纪录片最有机的部分。其中,电视纪录片的解说则承担着“介绍信息”、“解释细节”、“衔接画面”、“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等重要职责。在电视纪录片中,若某些地方出现解说词缺位,就很可能会导致受众对画面信息产生异于传播初衷的多重解读甚至误读,或者单纯的画面根本无力传达出足够的信息,因此我们说,解说是电视纪录片难以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解说又依赖于画面而存在,画面与解说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于是,高超的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者,必然对解说内容及解说技巧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甚高,并对自我的角色身份能够准确地把握。


一、解说者对解说内容、解说技巧及自我生存环境的自觉了解和把握

此标题中“自觉了解”来自于冯友兰先生的“觉解”一词——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了解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自觉在做这件事情,这就是自觉了解。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在解说时积极主动了解、掌握该纪录片的解说内容(包括画面、解说词、解说风格、纪录片整体诉求等),且最终将这种了解和掌握以自己精湛的解说技巧在纪录片成品阶段完整地加以呈现,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自觉了解。解说者要想达到随心所欲又不逾矩且深入到观赏者的精神层面,这不仅有赖于解说者对电视纪录片本身的觉解程度,更依赖于解说者对自我生存的整个环境的自觉了解程度。解说者本人对自我生存的整个环境的自觉了解程度愈高,人生和世界对他(她)的意义亦就愈重大,体现在纪录片中的解说就愈阔大,纪录片传达给人的力量亦就愈加强大。

英国BBC经典之作《地球脉动》(Planet Earth)是一部令人叹为观止的电视纪录片,其精美的画面似乎天然地对解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经典的画面与李易高雅道劲、沉稳大气的“时代之音”相碰撞时,两者首先在气质上就自然贴切地融为一体。自称“万金油”的李易先生从事配音工作多年且有多部优秀之作,李易先生在解说《地球脉动》时高超的吐字发声技巧、对解说与画面的准确把握、恰到好处的语气以及他对地球生物界深挚的情感无不体现出他对该作品本身深刻的了解和把握。当李易容智的有声语言配合画面精准地向人们诉说时,情感、声音、气息、画面、音乐、音响的完美结合几欲让人落泪“…不久之前,还有30万只蓝鲸在海洋上邀游,现在只剩下不到3%了,我们的地球仍然充满未知的奇迹,我们探索奇迹,不但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力量,现在,不只是鲸鱼的未来掌握在我们的手上,每个地方每一种生物的生存,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可以继续破坏,也可以珍惜和保护,一切都由我们自己选择。”(《地球脉动》第十一集《无垠深海》结尾的解说词)。当“现在只剩下不到3%了”这一句在解说时,画面中的两只蓝鲸向画面的右上角缓缓游去,李易的语势略微下降,语气中渗透着淡淡的忧伤和无奈,似乎蓝鲸的未来去向牵动着他的心;雅道劲、沉稳大气的“时代之音”相碰撞时,两者首先在气质上就自然贴切地融为一体。自称“万金油”的李易先生从事配音工作多年且有多部优秀之作,李易先生在解说《地球脉动》时高超的吐字发声技巧、对解说与画面的准确把握、恰到好处的语气以及他对地球生物界深挚的情感无不体现出他对该作品本身深刻的了解和把握。当李易容智的有声语言配合画面精准地向人们诉说时,情感、声音、气息、画面、音乐、音响的完美结合几欲让人落泪……不久之前,还有30万只蓝鲸在海洋上邀游,现在只剩下不到3%了,我们的地球仍然充满未知的奇迹,我们探索奇迹,不但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力量,现在,不只是鲸鱼的未来掌握在我们的手上,每个地方每一种生物的生存,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可以继续破坏,也可以珍惜和保护,一切都由我们自己选择。”(《地球脉动》第十一集《无垠深海》结尾的解说词)。当“现在只剩下不到3%了”这一句在解说时,画面中的两只蓝鲸向画面的右上角缓缓游去,李易的语势略微下降,语气中渗透着淡淡的忧伤和无奈,似乎蓝鲸的未来去向牵动着他的心;“我们探索奇迹,不但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力量,”李易对这一句解说词处理时语势呈波峰状,语句富有生气,似包含着他对地球的感恩;剩下语句的语势则较稳,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强烈的呼吁,有的只是对生物的浓浓情感,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呼唤,使观众听后容易引起情感和认知上的共鸣,也正是这种恰到好处的解说,与画面配合得默契自然、浑然一体。这里,解说者精湛的解说也许正是来自于其对解说内容、解说技巧的自觉了解与把握,更来自其对自我生存环境的深刻体验与自觉了解。

二、解说者对自我角色身份的自觉把握

这一点是就解说者对解说过程中自我角色身份的自觉了解与把握而言的。在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者在解说中的行为模式需符合电视纪录片这种特定文本的规范,并且要满足电视受众对解说者行为模式的特定期望。众所周知,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从服务于电视画面的角度出发,其行文方式迥异于通常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也许仅是一些“语言片段”,也许有句而无段,也许有段但不成文章,它只有与电视画面结合后才会表达出完整的意义。也正是基于此,解说者对解说词的创作不像通常意义上文章的有声语言创作一样一气呵成,而是时断时续。当解说出现时,必然是配合画面将观众应知但画面无法传达的信息给予必要的传达,于是,解说者在这个过程中就扮演起了“引领者”和“解疑者”的角色。

“引领者”和“解疑者”角色是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者在解说时必须明确的自我角色身份。而在解说者将文字符号通过自身的创作转化为有声语言时,解说者本身即已成为画面传播信息的引领者,而且,尽管解说时有时无,但从纪录片整体来看,解说者一直引领着电视受众依照某种线索来观看全片。因此,无论是从纪录片整体还是画面信息走向乃至创作者意图来看,解说者都在充当着“引领者”的角色。与此同时,解说者在解说过程中将必要的、画面无法传达的信息传达于受众,解说者的这种解疑行为是由其在电视纪录片中充当的“解疑者”角色所决定的。正是解说者的这些角色解决了画面多义性之疑和受众对信息传达不确定、不明白之疑。

仍以《地球脉动》一片为例,在第一集《两极之间》标题过后,镜头迅速掠过一片绿色池沼,之后是褐白相间的地表……,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画面要告诉我们什么?就在受众心生疑惑之际,李易的解说适时出现了,随着他的指引和解释,我们顿时豁然开朗:“……这里则是另一个极端,全球地势最低、最炎热的地方之一,其海拔低于海平面一百多米,但是这里,却正孕育着一座高山,一个个的硫酸池表明,此处的地底正有剧烈的变动,这里就是埃塞俄比亚的达纳吉尔凹地…。”解说及时将受众的疑问全部解决,美丽的镜头背后是一连串不容质疑的科学的解释。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解说者的“引领者”和“解疑者”角色的适时出“口”。明确自己在纪录片解说中所充当的角色,并且在解说过程中对此角色有着较高程度的自觉了解与把握,必将有助于其在解说时既不越位于画面又能及时“发声”,并与画面共同完成信息的准确传达。

上述两方面,无论是前者——解说者对解说内容及解说技巧的自觉了解和把握,还是后者——解说者对自我角色身份的自觉把握,都在不同程度上决定了解说者的创作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纪录片最终呈现的整体效果。可以说,解说者对解说内容、解说技巧以及自我角色身份的自觉了解和把握程度愈高,解说就愈游刃有余,解说与画面的配合就愈严丝合缝,纪录片的整体效果就会愈加完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4-12-22 01:04 , Processed in 0.05811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