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美学鉴赏——纪录片的叙事美(1) 在当今娱乐化的背景之下,纪录片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张同道教授指出,纪录片从文化形态的角度,大致可以分成四种:主流文化形态、精英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形态和边缘文化形态。这四种文化形态的纪录片共同构筑中国纪录片的文化格局,品质各异,风格多样,矛盾而又丰富,汇成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 ,其中,故事化的趋向尤为引人注目。 无论是从叙事美学还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故事化都是纪录片的一种有效表述方式。作品节奏拖沓、结构散漫,不仅对观众没有吸引力,就其本身而言也丧失了基本的艺术魅力。《复活的军团》正是通过大大小小的故事结构全篇,在“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性格化,性格命运化”这一创作理念指导下,通过精彩的故事去演绎圆 多年前的那个传奇帝国,为我们展示了一段生动的历史图景。具体说来,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注意: 第一,整体结构上的线性叙事。 《复活的军团》在叙事结构上主要以纵向的线性叙事为主,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层层铺开。全片六集,每集猿分钟,分别讲述秦军的一个方面,各集故事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中间通过悬念设置与推理释疑来转承组接,过渡自然,使全篇叙事清晰、逻辑严密、节奏明快。 线性叙事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以一条主干线为叙事脉络,使固定时间或篇幅里的叙事情节更加紧凑、矛盾冲突更加集中,如第一集在结构上主要起入题和统摄全篇的作用,它在对秦军的丰功伟绩进行简要介绍后,通过一连串的问题交代了片子将要关涉的内容,末了一句“(秦军)难道真的是装备落后,仅仅靠残暴和野蛮统一了中国吗?”自然引出第二集对秦军兵器制造和军工管理的介绍。在第二集末尾又提出“强大的秦军究竟是如何作战的呢?得顺理成章。在这种线性思维的引领下,作品紧紧围绕秦军这个主体,对其方方面面的情况进行了逐一展示,显示出极强的逻辑性。 纪录片美学鉴赏——纪录片的叙事美(2) 第二,以小见大的切入视角。 角度切入的与众不同,是一部纪录片体现其创新精神的关键。《复活的军团》多处采用以小见大、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表现手法,使作品在整体叙事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题材的选择上,《复活的军团》将镜头对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具体展开上却没有局限于以往宏大题材的惯用手法,对秦始皇的丰功伟绩、文韬武略进行全面的展示,而是把目光锁定在为秦始皇冲锋陷阵的帝国军团上,通过对秦军兵器制造、军工管理、排兵布阵等诸多方面的探寻,来侧面展示秦始皇以及他亲手缔造的那个强大帝国的真实面貌,这就使得作品在题材选择上既有焦点效应,又有新奇效应。 在具体展开叙事的过程中,也极尽以小见大之能事,如通过一枚锈迹斑斑的箭头或两块小小的竹简,就带出一大段令人称奇而又饱含科技和史学价值的故事;在介绍秦国法律的严厉苛刻和耕战制度的具体执行情况时,以一个叫“喜”的地方法律顾问和两名参加秦统一战争的普通士兵为叙述视点,通过他们的经历来折射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 第三,悬念的设计与铺陈。 《复活的军团》中悬念设置数量之多,在以往的历史纪录片中是少有的。据统计,全片共设置悬念或疑问 处。在开篇简要介绍了秦军的丰功伟绩后,首先提出一个大悬念“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儿?它靠什么建立了空前的丰功伟业?再以“出身于西北高原的秦人为什么能够一统天下? 每一个疑问,故事的每一集又在叙述过程中抛出许多小疑问。就在这样的不断设问和不断释疑过程中,庞杂的叙事有条不紊地展开,环环相扣,扣人心弦。 《复活的军团》中悬念设置的位置也十分精当,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度的把握恰到好处。它们一个接一个、前仆后继地吊着观众的胃口,使之来不及懈怠和疲惫。从时间上来看,叙事大约每缘分钟左右就会有一个问题抛出;从语义上来看,每一个意义相对完整的中心段落间都必定有悬念或疑问衔接。如此缜密的设计和安排,难怪观众会被深深吸引。 悬念设置不仅有效地组织了文本叙事,更从根本上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和窥探欲求,是当下纪录片创作中屡试不爽的一种叙事手段和策略。 |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4-12-21 23:59 , Processed in 0.08817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