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视觉美——以《复活的军团》为例解析(1) 伴随现代工业文明的到来,人类进入了视觉传播的读图时代,为了从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缓解压力,人们注重感官享受,崇尚视觉艺术。电影和电视作为视觉传播的主要媒介,人们对它们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好看,而且在看的质量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影手法拍摄制作的影像作品出现在了电视屏幕上,纪录片创作尤其是历史纪录片创作也开始有意借鉴一些电影的造型元素。《复活的军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以期求得强烈的视觉美感。 具体而言,《复活的军团》所借鉴的电影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画面考究,光影的运用和表达追求极致。 片中无论是自然景物的拍摄还是活动场面的展现,在画面构图上都极其讲究,总是试图寻找一种最佳的角度对拍摄对象进行展示。片中比较常见的一些空镜头,如千里荒原、落日余晖和宫墙剪影等,天空的比例占多大、拍摄的主体具体所处的位置以及镜头的推、拉、摇、移都恰到好处,令人叫绝。对光线的近乎苛求更使这部片子在影调的表达上显示出超乎寻常的魅力。用主创人员的话来说,每一个镜头,他们都首先考虑的是用光问题,光线达不到要求,肯定不会开机D。为了拍出秦始皇兵马俑的最佳效果,他们专门在冬至这个一年中太阳最低的一天拍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能够射进兵马俑坑的太阳光线。片中许多人物形象的出现也特别注意了光影的设计,如秦始皇加冕时的面部,就用了凸显人物轮廓的侧光来展现秦始皇的威严和王者之气。 纪录片的视觉美——以《复活的军团》为例解析(2) 第二,通过主观性的镜头选择与音乐音响营造独特的意境。 在以往的纪录片拍摄当中,一些主观性的镜头是比较忌讳的,但在《复活的军团》中,主观性镜头比比皆是。如拍摄手持秦弩的骑兵和奔涌而来的战车时都用了仰拍的手法,从而强化了秦军的勇猛强悍和冲锋陷阵的大无畏,也从侧面烘托出战争的紧张。在人物表现上,对秦始皇的仰拍和对六国朝丞的俯拍,以及对商鞅、司马迁等的平视拍摄等,无不渗透出创作主体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主观意识。 在音乐音响的运用上,伴随文本叙事的跌宕起伏,不同的背景音乐适时而起高亢悲壮的音乐烘托了战场厮杀的惨烈,宁静悠远的古韵衬托出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片中许多意味深长的空镜头,不仅起到缓和节奏甚至分段的作用,更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感觉到跨越时空的分量。 第三,蒙太奇的镜头剪辑使叙事节奏富于变化。 《复活的军团》在镜头叙事上主要是由情景再现、电脑三维动画、历史文物或遗迹的展现和历史研究交替组合而成,其中每一种叙事手段的持续时间都较适度,从而使文本叙事在动静结合和虚实相间中具有很强的节奏感。例如,在介绍秦国的军用高速公路-“直道”时,先是一组对直道遗迹的画面展示。 当谈到这条直道几乎是正南正北时,镜头马上接到了电脑三维绘制的古地图上,让人们对这条高速公路的“直”有了直观的印象。接着在点出直道的特殊称谓之际,画面又转到了《史记》中对直道进行介绍的画面上。再往后,一段几秒钟的情景再现对当时秦军策马飞奔在这条直道上的场景予以生动再现。这些不同方式的巧妙组接,再加上镜头剪辑的自然流畅,使整个片子的节奏舒缓有致,呈现出一种内在的律动性。 此外,使用高清晰设备和胶片拍摄所带来的色彩饱和与画面质感更是普通电视拍摄所不能比拟的,它们为整部片子的影像表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4-11-3 04:16 , Processed in 0.15843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