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国宝迷踪(第三部) 26 神秘的“青铜奔马”》[文化纪录片][第三部第26集][高清完整版下载]
https://cdn.6867.top:6867/A1A/doccctv/2023/10/0916/2433es3ywfjajqy.jpg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一件高34.5厘米,长45厘米的青铜马脱颖而出,它就是被誉为“马踏飞燕”的东汉青铜器。1969年,这件国宝在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被偶然发掘,其出土地雷台汉墓是河西地区发现的最大的东汉墓葬之一,专家通过对墓中随葬文物分析判断,认为墓中文物大都带有东汉特点,而且铜奔马身上铭文“左骑千人”官名和“张掖县”建制名称都只在东汉文献中出现过,因此,专家把雷台墓建造年代定在东汉末年。铜奔马以其矫健精美的造型,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瞬间,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了奔马急速向前的动势,其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之上,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
铜奔马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汉代青铜艺术研究的空白,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气质的象征。1983年,铜奔马形象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它不仅是一件青铜艺术品,更是一段传统的记忆,一份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传承。铜奔马的设计思路超前,铸造工艺考究,反映了汉代高超的科技水平,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王琦表示,铜奔马铸造工艺为陶范铸造铸接法,工匠先铸马身,然后再与马尾、马腿、蹄下飞鸟等部件分别铸合,同时在马腿内夹入专门制作的铁芯骨,之后浇注铜液铸成“铁骨铜腿”,这大大加强了马腿的强度和支撑力,使得铜奔马越千年而伫立不倒。如今,铜奔马色彩随着青铜表面的锈蚀而逐渐脱落,化身为一匹“绿马”,但这显然不是它的原貌,考古人员发现它的头部和背部残留有明显的彩绘痕迹,从各部残痕可以看出马身上都用朱、白、黑等色加以涂绘,增强了神态之生动效果。
**** Hidden Message *****
页:
[1]